伊斯蘭化的歐洲
豆瓣
歐洲正在「伊斯蘭化」嗎?這引起什麼樣的反彈?歐洲又如何因應?
イスラム化するヨーロッパ
三井美奈 译者: 李佳蓉
简介
最激進的極端主義組織成員,
有相當數量是移民到歐洲的第二代、第三代穆斯林。
為什麼在民主、自由、平等的環境下長成的他們,
最後卻轉頭向恐怖組織的懷抱?
◎為什麼歐洲會有大量的伊斯蘭移民?
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歐洲便開始主動接受伊斯蘭移民,補充本國不夠的勞動力。在阿拉伯之春後,許多恐懼在本國將會捲入戰火的居民,選擇透過各種手段逃離家園,來到歐洲。保守估計,二○一四年後進入歐洲的中東難民,就有超過四百萬人。
◎為什麼第二代、第三代伊斯蘭移民容易被極端主義吸引?
歐洲雖然標榜平等,但對於穆斯林社群仍有程度不一的不平等待遇。同樣要應徵工作,來自於穆斯林社群的年輕人,可能會因為擁有一個北非或是阿爾及利亞的姓就被屏除於門外。若是再加上原生家庭可能因為要融入歐洲社群而放棄信仰,導致這些年輕人失去生活重心。此時,極端主義的伊斯蘭傳教士便可能趁虛而入,透過宗教上的慰藉與認同,讓部分穆斯林青年儘管生長在自由開放的歐洲,卻仍轉向激進主義的懷抱。
◎歐洲的「自由」與「寬容」,是不是已經走到盡頭?
然而,對傳統歐洲白人來說,穆斯林對於自身文化的堅持帶來一種「歐洲即將伊斯蘭化」的危機感。而價值觀的不相容(女性為什麼非得戴面紗?)也加速兩方之間的衝突。連一向寬容自由的荷蘭與北歐,都已經有不容忽視的反伊斯蘭勢力抬頭。帶頭接納伊斯蘭難民的歐洲總理梅克爾,也因此在二○一七年的德國大選面臨挑戰。
歐洲真的會伊斯蘭化嗎?或是走向反伊斯蘭的道路?德國會放棄梅克爾接納難民的路線嗎?歐洲的「自由」與「寬容」,會不會走向終結?
名人推薦
「瀛寰志略:沈旭暉國際學術台」台長 沈旭暉
中興大學國際政治所副教授、全球和平與戰略研究中心主任 楊三億
contents
導讀‧局勢觀察 伊斯蘭化的歐洲………楊三億
導讀‧補充觀點 伊斯蘭化的歐洲………包修平
前言
一 志願加入極端組織的年輕人
加入極端組織的女高中生/聖戰士之妻/網路陷阱/少女離家出走/年輕人突然投入激進組織/太過自由的歐洲
二 本土恐怖份子
混合型恐怖份子/被擊斃的「頭號公敵」/「倫敦斯坦」/第四代戰爭暴發/本土恐怖份子的威脅
三 共存的難題
戰後復興的主力/「清真寺大教堂」/戴面紗與上學的權利/被退學的理由/「布卡禁令」的市場
四 面臨的阻礙
郊外的移民區/伊斯蘭裔的年輕議員/被拒絕的理由/被稱為三B的「法國驕傲」/法國的「緊急狀態」
五 查理週刊槍擊案帶來的衝擊
「查理」是誰?/諷刺漫畫是門好生意?/《查理周刊》遭到襲擊/是誰幹的?/極端思想的傳道士/「我是查理」?/被奪走的生命
六 伊斯蘭與歐洲政治
惡夢再度來襲/梅克爾的選擇/人道主義的危機/從反猶太人變成反穆斯林/國民陣線/轉變中的「當北歐不再寬容」/當荷蘭不再「自由」/穆斯林參政/何謂歐洲式的伊斯蘭?/世界與伊斯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