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不干預
豆瓣
港英政府的中國通
黃兆輝
简介
孫中山與鄧小平皆推崇「香港經驗」,但究竟如何「積極不干預」?當年夏鼎基的解釋似是而非,至今辯論未休。早年來華英國年輕官員閱讀四書五經之後,驀然發覺儒學沒有像西方宗教般,把道德與人死後的結局捆綁著,反而用世俗中人性最美麗的一面,來克服七宗原罪。解開西方道德盲點之後,洋儒與中國通官員懂得不用干預,卻產生「積極自由」及「共同之善」。本書觀察他們的人格演變過程,從百多個案例中歸納出「積極不干預」的各種招式。
contents
代序 饒美蛟 / ix
自序 / xiii
第一章 傳統觀點不符港英經驗 / 1
第二章 本書的研究問題、時段和命題 / 7
1. 自行訓練有品德的洋儒做官 / 10
2. 洋儒用西方思想理解「以德治國」/ 13
3. 洋儒用西方科學驗證儒學理想 / 18
第三章 洋儒與中國通的定義與文獻 / 23
第四章 分析洋儒與中國通的標準和框架 / 37
1. 英國傳統公學的「騎士型官員」/ 39
2. 「野蠻人模式」的「擺架子官員」/ 46
3. 「阿諾德模式」的「顯公義官員」/ 55
4. 「體育競技模式」的「開拓型官員」/ 66
5. 「顯公義官員」推動「積極的自由」/ 80
6. 「開拓型官員」變身「英式士大夫」/ 106
第五章 兩代洋儒如何走出中式倫理困局 / 117
第六章 從兩國傳統中解開儒學淪落之謎 / 127
第七章 洋儒不重蹈士人覆轍被權貴排擠 / 145
第八章 洋儒不再透過信仰產生積極自由 / 155
第九章 洋儒從明末士人看到西方的未來 / 163
中文大學出版社:具有版權的資料
第十章 洋儒幫助士人提升道德認知能力 / 177
第十一章 士人的骨氣從清末開始每況愈下 / 195
第十二章 中國通重新思考如何再以德治國 / 203
第十三章 官學生被培養成為洋儒和中國通 / 213
第十四章 港英政府中國通的五個管治招數 / 225
招數一:分隔補充 / 225
招數二:化敵為友 / 229
招數三:上滲扶貧 / 234
招數四:勾而不結 / 242
招數五:複合配方 / 251
第十五章 七個政策範疇中的四個階段演變 / 259
1. 一地兩制的演變:從極度矛盾到通情達理 / 259
2. 法律制度的演變:從人治法治對立到協同 / 265
3. 教育政策的演變:從訓練翻譯到培育紳士 / 270
4. 公共衛生的演變:從水土不服到五星醫護 / 275
5. 經濟政策的演變:從民生發展到亞洲小龍 / 280
6. 創意產業的演變:從零影視到東方荷里活 / 287
7. 治安管理的演變:從軍警弄權到蜚聲國際 / 291
第十六章 結論 / 297
附錄:歷任港督背景概覽 / 307
參考書目 / 309
索引 / 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