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相关

高脂全糖蛋糕🎂

高脂全糖蛋糕🎂 @nonamehere

6 本书  

包括服装、雕塑、建筑等各种杂七杂八的

穿在身上的历史 [图书] 豆瓣
Le costume historique
作者: [法]阿尔贝·奥古斯特·拉西内著 译者: 李力杰 中国画报出版社 2019 - 4
《历史上的服装》(Le costume historique)首版于1876年出版,作者奥古斯特·拉西内耗时12年,于1888年最终完成全六卷的绘制和印制。这是一部描绘历史上服装的鸿篇巨制,是法国出版史上首部描绘服装史并首次运用彩色平版印刷的服饰类图书。书中图片全部为作者临摹手绘,其中有304幅全彩图版,大部分使用金色和银色勾勒;170幅双色或三色的淡着色图版;附有12张古典流行服饰的裁剪图样。本书被认为是“服装领域最为重要的藏品”。
本版以《穿在身上的历史:世界服饰图鉴》为名,精美复原拉西内的486张原版彩色图版,按时间和地域编排为“古代世界”“19世纪以前欧洲以外的地区”“5至19世纪的欧洲”“19世纪末以前的传统服饰”四大部分,全景展现了19世纪末之前世界各地、各民族流行过的精美服装、配饰、家具、日用品及交通工具、武器等。相信本书会为艺术家、设计师、插画师和历史学家提供不可多得的图片资料,为所有服装和时尚爱好者带来丰富的灵感源泉,更为大众展现一场盛大的历史文化视觉盛宴。
雕塑的故事 [图书] 豆瓣
Shaping the World
作者: [英]安东尼·葛姆雷 / [英]马丁·盖福德 译者: 王珂 理想国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 - 8
雕塑是什么?雕塑可以调动人的身体,甚至操控人的身体,进而通过身体来影响人的思想。雕塑是一种行之于物的思维方式。它就像炼金术,能够将一块黏土或石头变成完全不同的东西。雕塑的基本前提,回应了由来已久的观点——“物质至上”。在这个虚拟数字时代,雕塑依然是质疑世界,以及地球的重要方式——前者由我们所创造,而后者是我们创造的来源。
雕塑家安东尼•葛姆雷与艺术史学者马丁·盖福德围绕关于造型艺术的十八个主题,展开了一场关于“雕塑是什么”对话,结集成册,是为《雕塑的故事》。在这部近四百页的图文对话集中,读者借助两位对话者的视角回顾了史前时代至今的人类造型史,涵盖了出自部落巫师、无名工匠、伟大的雕塑家,直至当红艺术实践者等创造者之手的艺术杰作。
雕塑是什么?本书的探索早已突破了所谓 "雕塑 "的传统疆界。《雕塑的故事》会探讨巫术、仪式和舞蹈,也会畅谈那些由光线、人的行为以及虚空构成的作品。以上所有元素,都能够作为塑造世界的原材料而发挥作用,并被赋予人性意义。此刻,材料即讯息——随着时间的推移,那并非创作者有意为之的杰作,却美不胜收。
建筑的故事 [图书] 豆瓣
The story of buildings
8.2 (12 个评分) 作者: [英] 帕特里克·狄龙 著 / [英] 斯蒂芬·比斯蒂 绘 译者: 姜南菲 / 吴婧 后浪丨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2020 - 1
一部手绘全球建筑史:普利策奖获奖作者为你讲述建筑的前世今生;
剖面图大师图解16座传世建筑。
◎ 编辑推荐
☆ 普利策奖获奖作者与剖面图大师联袂创作
该书作者帕特里克·狄龙是英国建筑师与历史学家,曾获得过普利策奖。绘者斯蒂芬·比斯蒂是英国知名手绘插画家,享誉国际的剖面图大师,DK御用插画师。
☆ 俯瞰建筑3000年,了解人类磅礴历史的另一面
建筑的故事纵向追溯了人类建筑3000年,从原始人寄居洞穴躲避野兽袭击开始,到21世纪英国建筑师修筑草砖房以求与自然和谐共处结尾,而形成了一个完美的闭环,暗含了建筑史与人类史相伴随的命运。
金字塔、帕特农神庙、万神庙、巴黎圣母院、水晶宫等16座传世建筑宛如群星闪耀在古典建筑、文艺复兴建筑、哥特式、巴洛克、包豪斯等建筑流派的银河里。每座传世建筑背后不同寻常的故事,再次将读者拉入波谲云诡的大时代,俯瞰建筑流派的演化、时代变迁。
☆ 宽幅全彩剖面图图解建筑,用建筑的语言去读懂建筑
16座传世建筑,16张全彩宽幅剖面图,16次深入建筑肌理的抽丝剥茧,16次全程私人导览。等比例绘制的建筑剖面图让建筑结构纤毫毕现,精心插入的图例解密建筑语言,让读者身临其境体会到建造者的天才灵感。
建筑是凝固的时代音符,掌握建筑的语言,去读懂我们生活的世界。
☆ 在宏观视角中穿针引线,呈现关于建筑和建筑史的惊人细节
书中既有气势磅礴的宏观叙事:波谲云诡的大时代背景、建筑流派的螺旋式演化、16座传世建筑的前世今生、文艺复兴、美学革命和工业革命对建筑影响,也有微观细节的铺陈。技术的进步:砌砖方式、罗马时代的空调地暖、下水道系统、拱券、混凝土、电梯、网壳结构等,影响建筑流派的关键人物:伊姆霍特普、莫里斯主教、安得烈亚·帕拉第奥等,几次影响巨大的文化变革运动等等,所有这些细节都将带领读者进入熟悉而又陌生的建筑世界。
☆ 人类缔造了建筑,同时建筑也改变了人类
每一座建筑都寄托了建造者的梦想和希望。人类既是建筑的缔造者,同时也为建筑所改变。建筑一经建造,便拥有了自己的命运。它们承接了人类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见证了历史的纵横捭阖、帝王将相成王败寇。读懂建筑的故事,读懂我们人类从哪来,又将到哪里去。
◎ 内容简介
从稻草屋到摩天大楼,从宫殿到艺术中心,《建筑的故事》带我们进行了横穿世界大洲穿越数十世纪的建筑之旅。帕特里克·狄龙(Patrick Dillon)选择了世界上16座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包括帕帕特农神庙,巴黎圣母院,泰姬陵,紫禁城,包豪斯学校,水晶宫,悉尼歌剧院和蓬皮杜中心等,并讲述了每栋建筑背后非凡的故事。
斯蒂芬·比斯蒂(Stephen Biesty)细致微观的剖面图让我们看到这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建筑结构,并欣赏建筑的创作者的天才灵感。图例和拉页中还详细解释了结构名称和建筑术语,本书末尾还附有一个索引与建筑大事记时间表。
这是一部真正具备全球化视野的建筑史,展出来自北美洲,欧洲,非洲,亚洲,大洋洲亚的经典建筑。
◎ 媒体评价
该书既有基本建筑概念的清晰解释,例如拱券、拱门、圆顶、钢筋混凝土等等,也有对称、几何、建筑模式等抽象原理的阐述。斯蒂芬·比斯蒂精心描绘、图例清晰的剖面图将每个章节做出划分,剖面图让读者有了一个如万花筒但又紧密集成的视觉维度,为读者进行了知名建筑的翻译解读。——《美国图书馆期刊》(School Library Journal)星级评鉴
世界上16座传世建筑的高光时刻……斯蒂芬·比斯蒂用彩铅画出了更细腻的线条,丰富的细节。如果愿意的话,读者甚至可以精确数出紫禁城太和殿的阶梯数。每张剖面图都有详尽但丝毫不破坏构图的图例解释……文本部分讲述了建筑营建过程中的故事,将读者重新带回了那些遥远的时代。引人入胜的剖面图和明晰的章节划分让读者可以从任何一个喜欢的部分开始阅读。图书末尾还附有索引和建筑大事记时间表。——《号角杂志》(The Horn Book) 星级评鉴
这本书对世界建筑进行了入门介绍,非常适合有志成为建筑师的孩子,书里还有比斯蒂引人注目的剖面图。——《环球邮报》(The Globe and Mail)
这本大开本、美观、内容丰富的图书用历史逸闻和精美的剖面图,将从古代到现代的重要建筑完美呈现。剖面图大师斯蒂芬·比斯蒂的彩色铅笔图为读者提供了良好的比例感,完美在纸上再现建筑的宏伟壮观。通过他标志性的剖面图,还可以看到室内和建筑的细节。——《书单杂志》(Booklist)
最经典的建筑从来不仅仅是粗糙建筑结构的总和,它们满足着建造者的实用需求,更承载着建造者的想象和梦想。斯蒂芬·比斯蒂精准地捕捉到了这些建筑物所具备的难以捉摸的特点,用精美的插图再现了这些传世建筑的辉煌。在精心绘制的页面上,10~16岁的读者(以及他们的父母)可以沿着从古代到现代的时间线探索著名建筑。这本书是献给与人类史相伴随的建筑颂歌,极具可读性。——《华尔街日报》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艺术的故事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The Story of Art
9.6 (167 个评分) 作者: [英国] E·H·贡布里希 译者: 范景中 / 杨成凯 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8 - 4
《艺术的故事》概括地叙述了从最早的洞窟绘画到当今的实验艺术的发展历程,以阐明艺术史是“各种传统不断迂回、不断改变的历史,每一件作品在这历史中都既回顾过去又导向未来。
继1997年三联版《艺术的故事》后,英国费顿出版社授权广西美术出版社独家出版,也是国内唯一合法授权的版本。
外国服装史 [图书] 豆瓣
作者: 袁仄 2009 - 9
这本《外国服装史》教材仅仅是一部简史,一本入门读本,依教材绪论的说法,即学习外国服饰历史的“游学指南”。所以该教材具有指南的特质。该教材以服装史为主线,以相关历史、地理和文化阐述背景,在参照国外及部分国内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梳理、整合、概括了外国服装历史的基本脉络,从古埃及、古两河开始,跨过古希腊、古罗马,步入拜占庭、中世纪,随后的文艺复兴,到意大利、西班牙,而后的荷兰、法兰西,最后进入20世纪的现代历史。
创建日期: 2024年10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