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看点正经书吧

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 [图书] 豆瓣
Metaphors We Live By
9.1 (63 个评分) 作者: [美] 乔治·莱考夫 / [美] 马克· 约翰逊 译者: 何文忠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15 - 4
本书作为当代语言学经典著作,是公认的认知语言学隐喻系统研究的开始,在国外隐喻研究中具有很大影响。乔治·莱考夫和马克·约翰逊在书中指出隐喻不仅是语言中词汇的问题,还是人类思维的重要手段,它直接参与人类的认知过程,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方式,乃从认知的角度首次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conceptual metaphor)。该书完全颠覆了几千年来人们对于隐喻的狭隘看法,国内外但凡论及隐喻、认知的论文和专著,无不以此为经典。
在我所看到的众多关于隐喻主题的讨论中,本书是最具有原创性和最有价值的。
—— James D. McCawley(著名语言学家)
有趣而又引人深思……正如莱考夫和约翰逊在每一页上所展示的,关于隐喻,最重要的是去体验它——这本书需要读者去体验,而不是去阅读。当读者和作者双方的概念结构同样在经验中得到反映时,这些观点才会发扬光大。这种人类的一切交流所共有的特性,通过莱考夫和约翰逊的艺术洞察力,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强化,从而产生了一本论述重大人类主题的伟大图书。
——John M. Lawler,《语言学》
通过丰富的例证和清楚的分析,莱考夫和约翰逊迫使我们关注隐喻与概念范畴这一对问题。《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是彼此完全孤立的学科之间成功合作的实例。
—— Robbert Greene,《当代语言说明》
你的夏天还好吗? [图书]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谷歌图书
飞行云“비행운”
8.7 (356 个评分) 作者: [韩]金爱烂 译者: 薛舟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17 - 1
“韩国八零后天才女作家”金爱烂累积五年的八段人生
《你的夏天还好吗?》是金爱烂的第三部短篇小说集,共收入八篇作品。书中形形色色的人物大多面临绝境,赤裸裸地暴露在现实之中,却试图寻找渺茫的希望。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其中五篇作品聚焦于三十岁左右的年轻女性,细腻地描摹了她们在爱情、友情、婚姻、工作等方面的心理状态,或许会激起中国女性读者的共鸣。作为韩国文坛*有代表性的女作家,金爱烂赢得了大量读者的喜爱,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作品主人公的力量。
昨日的世界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Die Welt von Gestern
9.7 (46 个评分) 作者: (奥)斯蒂芬·茨威格 译者: 舒昌善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0 - 4
作者以饱满真挚的感情、平实顺畅的文字叙述了他所认识的特定时期的各种人物,他亲身经历的社会政治事件,他对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的感受,记录了当时欧洲从一战前夜到二战欧洲危局的社会现实,批露了世界文化名人鲜为人知的生活轶事,同时穿插了作者各种细腻的心迹。
始于极限 [图书] 豆瓣 谷歌图书 Goodreads Goodreads
往復書簡 限界から始まる
8.9 (327 个评分) 作者: [日] 上野千鹤子 / [日] 铃木凉美 译者: 曹逸冰 新星出版社 2022 - 9 其它标题: Letters Between Chizuko Ueno and Ryomi Suzuki
“上野女士,您为何可以对男人不感到绝望?”

·

上野千鹤子×铃木凉美,最知名的女性主义先驱×最叛逆的人气作家

历时一年,十二次通信,每次一个主题

一场始于矛盾与冲突,通往理解与改变的对话:

我们要付出多少代价,才能活出想要的人生?

·

⚡上野千鹤子继《厌女》《从零开始的女性主义》后又一力作,首次坦诚从未透 露的过往

一个总能犀利切中要害的人,或许也曾被自己的刀锋所伤。上野坦言“我也走过了充满羞耻和失败的人生”

·

⚡恋爱与性、婚姻、男人、工作、独立、自由等,围绕12大主题聊透女性内心深处的愤怒与困境

每一位女性都是生活的幸存者,她们迷茫,她们反抗,她们故作坚强实则遍体鳞伤

·

⚡性别对立时代的希望之作:“上野女士,您为何可以对男人不感到绝望”

在女性主义遭污名化的当下,上野千鹤子予以强力回击:“我无意说‘反正男人已经无药可救了’。

·

⚡话题之作,横扫日本图书市场,“读了这本书,我想没有人不会成为女性主义者”

小说家花房观音诚挚推荐:“这本书能够拯救女性!”作家本岛理生盛赞:“每翻一页,体温也随之攀升。”

·

《始于极限》是女性主义先驱上野千鹤子与人气作家铃木凉美历时一年的通信。

青春期,上野千鹤子只身前往京都求学,只为逃离父亲与教会;同时期,铃木凉美为了反抗父母,一脚踏入出卖身体的世界。

大学时,上野参加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却在战壕的另一侧目睹男生只把女生当作解决生理问题的工具;铃木就读于日本最好的私立大学,却要在夜世界寻求自身的价值。

学生时代结束,上野以独立女性自居,结果成了男人挥之即来招之即去的床伴;另一头的铃木开始书写夜世界的魅惑与肮脏,时常遭受来自女性的抨击与批判。

今天,上野已是日本女性学研究第一人,铃木则走到了夜世界的极限,在质疑过往、怀疑自己的同时,犹豫着下一步如何迈出。

她们相差四十岁,走过了迥异的人生。在长达一年的通信中,她们围绕恋爱与性、婚姻、工作、独立、男人等话题,把话语的利剑刺向对方,也刺向了自己。

·

每翻一页,体温也随之攀升。铃木凉美的文字,一面极其冷静地自我分析,一面又混杂着活生生的真心话,隐现着无法否定的感情。——作家岛本理生

上野千鹤子解体了铃木凉美,也使得她得以摆脱母亲和男人的手,开始作为一个人生存。与此同时,这本书也是上野千鹤子向包括我在内的众多女性伸出的双手。这本书能够拯救女性。——小说家花房观音

从头到尾,我就像被钝器击中了一般。仿佛有人揪着我的衣领说,“喂!别给我装作没看见!”读了这本书,我想没有女性不会成为女性主义者。——亚马逊读者

我深感女人生存如何艰难。即便如此,读完这本书后,我觉得身为女人果然还是一种福音。——国际政治学家三浦瑠丽
坟场之书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The Graveyard Book
8.2 (69 个评分) 作者: [英] 尼尔·盖曼 译者: 李雅欣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2020 - 2
养大一个孩子,需要整片坟场一齐出力。
一个婴儿的出现,打破了坟场千年来的平静。在死神的指引下,鬼魂们收养了婴儿,并取名诺伯蒂(Nobody)。
坟场从此成了诺伯蒂的魔法学校,他开始学习隐身术、梦游术、恐惧大法,与女巫共舞亡灵之舞。成长在坟场中的诺伯蒂如同腐土里绽放的鲜花,绚烂又鲜活。
然而,每个人都要去经历自己的人生,坟场的生活注定只是诺伯蒂生命旅途的一个站点。坟场少年终将告别坟场,带着身后那些充满温暖和爱的目光,面对生活的痛苦、生活的乐趣,走遍万水千山。
—————————————
◆坟场是一个充满了爱的地方,充满了对生者无限的眷恋和爱。
◆《坟场之书》是狂揽20项国际大奖的奇幻经典!雨果奖、轨迹奖、纽伯瑞金奖、卡内基奖、西比尔斯奖、沃扎拉奖、号角书奖……
◆《坟场之书》斩获5项国际大奖提名:世界奇幻奖、英国奇幻奖、创神文学奖、沃尔登奖、《洛杉矶时报》图书奖!
◆《坟场之书》世界范围内已发行164个版本,疯狂卖出100万册,罕见获得40万条Goodreads好评。
◆《坟场之书》是《纽约时报》畅销书、《时代周刊》年度十佳小说、美国图书电商年度十佳小说、《科克斯书评》推荐小说、美国书商协会推荐小说、纽约公共图书馆推荐小说。
◆一场关于成长、魔法、鬼魂、死亡的温暖奇幻之旅,改编电影正由迪士尼操刀制作。
◆读完《坟场之书》,你将不再害怕独自漂泊,不再忌讳黑暗与死亡。
◆我对《坟场之书》的喜爱远超我的所有其他作品。——尼尔·盖曼
◆全新译本。初次收录尼尔·盖曼为《坟场之书》发表的获奖感言、后记。
◆初次引进经典原版插画,原汁原味重现原著风范。
—————————————
◆坟场是一个温馨的地方。这是一个非常自然的地方。你知道,人们活过,然后死了。
——尼尔·盖曼
◆尼尔·盖曼是故事的宝库,拥有他是我们的幸运。
——斯蒂芬·金
◆《坟场之书》是一部成长教育小说,以主角的成长历程为主线。诺伯蒂有许多不同寻常的老师:众多幽灵、一位吸血鬼和一位女性狼人。此外,他还拥有活(这么说没错)在坟场的死人赋予他的一些超自然能力。
——《使女的故事》作者 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奇幻小说《坟场之书》时而精彩刺激、妙趣横生,时而危机四伏,令人担心不已。尼尔·盖曼追随者往昔说书人的脚步,编织了一个令人难忘的迷人故事。 ——《纽约时报》
◆我对《坟场之书》的喜爱远超我的所有其他作品。
——尼尔·盖曼
◆阅读盖曼的乐趣之一就是看他如何颠覆我们对魔法、恐怖、幻想和世俗的期望。
——《泰晤士报》
◆改编尼尔·盖曼的《坟场之书》令我们激动不已。
——迪士尼制作总裁
◆读完《坟场之书》你只会感到心里充满阳光,对于明天的生活和等待你的人生有着积极的信念。
——读者评论
◆灰暗冰冷的墓地里,那些石碑、荨麻、死人和出没其间的小野兽们对于这个男孩来说全都是充满温情的,这不仅仅是因为它们在保护着他,而是它们本身就如此可爱。
——读者评论
图案人 [图书] 豆瓣
The Illustrated Man
7.3 (11 个评分) 作者: [美] 雷·布拉德伯里 译者: 宋怡秋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20 - 6
“在这个荒诞的时代,我们需要科幻。”
-
★ 当黑夜降临,宇宙幕布开启,欢迎来到科幻大师布拉德伯里的脑内小剧场
★ 18则“黑镜”式怪诞诗意反转剧
★ 《华氏451》的大火从这里开始燃烧,《火星编年史》的飞船自此地启航
-
《图案人》是科幻大师雷•布拉德伯里的经典短篇小说集。以一个全身遍布可以预知未来的文身图案的神秘男子为线索,牵出18则“黑镜”式天马行空的科幻奇妙物语,每一篇都有诗意而奇诡的想象和出人意料的结局。本书曾于1969年被改编为cult电影,同名系列剧集预计将于2022年由《超感猎杀》导演迈克尔•斯特拉辛斯基搬上荧幕。
作为公认的科幻大师,布拉德伯里的作品别具一格:并非硬核科幻,却能洞察人性和科技间最尖锐的矛盾,抵达内心深处的欲望和恐惧。每个故事都像一则寓言,穿梭在科幻与现实、戏谑与严肃之间,悲观而又不乏对人类未来最真诚的期望。那些美丽的奇思妙想,金色的怀旧,偶尔加剧的刺痛,提醒着我们未曾老去的好奇心。
特以此精装典藏版,纪念雷•布拉德伯里。他是科幻界的爱伦•坡,狡黠而热忱的怪老头。天空中有以他名字命名的小行星,火星上有向他作品致敬的火山口。他是斯皮尔伯格、史蒂芬金的缪斯。他去世时美国总统亲自致悼词。如今,他离开我们八年了。来看看他笔下的世界,和我们身处的世界,有着怎样可悲又可叹的相似?
何为良好生活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8.8 (124 个评分) 作者: 陈嘉映 上海文艺出版社 2015 - 4
本书探讨伦理学中的几个论题。读过几本书的人知道,天下的道理差不多早都被前人讲过。其中有些,我有自己的体会、思考,尝试用当代中国普通读者比较易懂的方式把这些道理重新讲述;有些,前人好像讲得不太对不太好,我尝试讲得更好些。也许没做到——我一直对自己期望不高,更希望的倒是有几个读者能与作者一样,感到诚实的思考实是人生一大乐事。
“我该怎样生活”这个问题不只是人生道路之初的问题,而是贯穿人的一生的问题。这个问题,主要不是选择人生道路的问题,不是选对或选错人生道路的问题,而是行路的问题——知道自己在走什么路,知道这条路该怎么走:我们是否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
在最初“选择人生道路”的时候,没谁一开始通透了解自己的本性,了解周边环境并预见环境的变化。我们一开始不可能通透了解自己的本性,这不在于我们还不够聪明,而在于我们的本性在一开始不够具体,本性有待在盘根错节的实践中向我们逐渐清晰地显现。我们大概可以在这个意义上去理解歌德说他的浮士德是一系列越来越纯粹或纯洁(rein)的努力。我把这个“纯粹”或“纯洁”理解为:自身通透。我以为,这种自身通透是phronesis最核心的含义——洞明自己行在何处,浑然一体地洞明自己和自己所行之路,从而能贴切着自己的真实天性行路,把自己大致保持在天性所指的道路上。
UNIX传奇 [图书] 豆瓣 Goodreads
UNIX: A History and a Memoir
9.0 (20 个评分) 作者: [美] Brian W. Kernighan 译者: 韩磊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21 - 3
自1969年在贝尔实验室的阁楼上诞生以来,Unix操作系统的发展远远超出其创造者们的想象。它带动了许多创新软件的开发,影响了无数程序员,改变了整个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轨迹。
本书不但书写Unix的历史,而且记录作者的回忆,一探Unix的起源,试图解释什么是Unix,Unix是如何产生的,以及Unix为何如此重要。除此之外,本书以轻松的口吻讲述了一群在贝尔实验室工作的发明天才的有趣往事,探秘他们如何从传说中走出来,就地显现极客真面目。本书中每一个精彩故事都是鲜为人知却又值得传播的宝贵资源。
本书是为对计算机或相关历史感兴趣的人编写的,虽然它包括一部分技术相关的资料,但读者不需要有太多的专业技术背景,就可以欣赏Unix背后的思想,了解它的重要性。
算法图解 [图书] 豆瓣 谷歌图书
Grokking Algorithms: An illustrated guide for programmers and other curious people
8.0 (33 个评分) 作者: [美] Aditya Bhargava 译者: 袁国忠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7 - 3
本书示例丰富,图文并茂,以让人容易理解的方式阐释了算法,旨在帮助程序员在日常项目中更好地发挥算法的能量。书中的前三章将帮助你打下基础,带你学习二分查找、大O表示法、两种基本的数据结构以及递归等。余下的篇幅将主要介绍应用广泛的算法,具体内容包括:面对具体问题时的解决技巧,比如,何时采用贪婪算法或动态规划;散列表的应用;图算法;K最近邻算法。
创建日期: 2023年1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