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文革编年史 (2008)

豆瓣
我的文革编年史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A Chronicle of My Cultural Revolution
导演: 徐星
类型: Documentary
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普通话
长度: 80分钟

/ 10

0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简介

972年,一个16岁的北京少年,第一次写了情书,给一个比他高两个年级的女孩。
  情书的字里行间里,没有多少卿卿我我,更多的是这个饱受精神煎熬的少年对眼前现实的怀疑和追诘。
  这封情书让同样单纯的女孩陷入了迷茫和恐惧,最后,她决定把它交给自己最信赖的班主任老师。接下来的结果便是,少年被公安局抓走关了起来。
  30多年后,女孩特地从美国赶到中国,在镜头面前,讲述自己当年如何伤害了无辜,一同回忆曾经的“文革”编年史。
  这部长约80分钟的纪录片是由法国电视五台投资拍摄、中国作家徐星编导并亲自剪辑完成。在导演本人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和摄影机的带领下,观众追随着他的脚步去了陕西、青岛、韶山等很多地方,陪着他一起回顾了一遍那些早已逝去的淫雨霏霏的日子。导演不仅将镜头对准了文革中深受其害的知识分子阶层,而且还随机采访了很多普通人,谈及他们对文革的看法,以及当下回望历史时的反思。他的个人经历始终是影片的主线,包括十五六岁时所写的改变了他一生的一封情书。因为这封现在已经无从找到的表达了“反动”思想的情书,他被抓进了公安局。虽然影片并没有在他此后人生观的转变上深入展开,但我们已经大致可以感觉到一个少年在经历了最信任和爱慕者的背叛之后的内心焦灼——梦中的情人把信交给了老师,老师又将他交给了警察。当最后摄影机的镜头缓缓扫过中学时全班的合影,我们看到,那位坐在中央的老师的脸被故意的模糊了。这是一场缺席的审判,无情而有力的鞭挞。
  “这么多年来,‘文革’底层受害者通常不被提及,尤其是农民,他们因‘反革命罪’进就进去了,出就出来了,没有解释、没有平反、没有补偿。我希望我的新纪录片给大家多提供一个研究角度——‘文革’中的农民,我试试填补这个空白。”---徐星
  【导演介绍】
  徐星,1956年生于北京。1977年,当兵,开始写作。1981年,复员,半年后到全聚德烤鸭店工作。就是在这半年中,他创作了小说《无主题变奏》。1985年,处女作小说《无主题变奏》由《人民文学》杂志刊发,被视为中国当代文学由传统转入现代的标志性作品之一。1989年,赴德国西柏林艺术大学讲学。
  1992年,赴德国海德堡大学读博士学位,后放弃。1994年回国。1995年,徐星被法国《观察家》评选为全世界240位杰出小说家之一。2003年获法国文学艺术骑士勋章。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剩下的都属于你》,中短篇小说《无主题变奏》、《失去了歌声的城市》、《我是怎样发疯的》等,戏剧《星期天早晨,在革地……》、《一出戏是怎样完成的》、《国王和马的故事》等。作品被翻译成英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语种出版。其中长篇小说《剩下的都属于你》法文版于2003年10月出版后成为畅销书,德文版问世后也畅销书肆。
  主要影视作品:《五加五》 《我的文革编年史》《罪行摘要》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