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 资本主义与现代社会理论 🌕🌕🌕🌕🌕
前三篇分别梳理介绍马克思、韦伯和涂尔干的主要思想观点,第四篇吉登斯将三位思想家两两比较。第四部分吉登斯的比较阐释,很有收获。之所以是将马克思与韦伯、涂尔干进行比较,而非以韦伯或涂尔干为主与另外两者进行比较,原因如吉登斯在后记第一段所说,关于马克思与另两者普遍两种误导性观点:要么将马克思的社会思想视为非科学的史前阶段,认为韦伯和涂尔干才是开创社会学历史的真正学者;要么是马克思主义者认为马之后的社会思想只不过是一种资产阶级式的回应,所谓的社会学研究不过是自由派自由派资产阶级意识心态的后期表达。三位社会思想家的理论视角和经验阐释固然有互不相容的差异,但其对现代社会共同关注的相通之处不应被忽视,在阶级结构、宗教与禁欲理性、社会分工等命题上是存在共同之处,只不过关于什么是理解”现代社会“的理论主轴存在根本分歧。对于现代性分析,马克思的资本主义范式,理论主轴是社会分工-异化、阶级结构;韦伯的理性化范式,理论主轴是理性化-官僚制;涂尔干的是工业主义范式,理论主轴是社会分工-失范、职业团体-道德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