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的政治 [图书] 豆瓣
The Politics of Production: Factory Regimes Under Capitalism and Socialism
9.0 (5 个评分) 作者: [英] 麦克·布洛维 译者: 周潇 / 张跃然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3
★国际社会学会前会长、传奇的工厂民族志实践者布洛维核心力作。
★重返生产的核心性,在理论与田野的持续对话中,探索支配生产的隐蔽力量。
————————————————————
工人阶级是否还能成为马克思预言中的历史变革者?
著名社会学家布洛维长期以一线工人身份深入全球名地进行参与式观察一从赞比亚的铜矿到芝加哥郊区的机械厂,再到匈牙利的香槟厂、纺织厂、钢铁厂.....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学方法,布洛维具体而微地挖掘工人的经验和主体性,揭示劳动过程中的支配关系与影响因素。通过打造“工厂政体”的理论透镜,探求不同社会形态下的“生产政治”,以寻找工人阶级的未来。
————————————————————
布洛维颠覆了工业社会学传统,他使用了拓展个案法——通过持续的参与者观察和数据积累——在众多纸上谈兵的社会学著作中注入了大量的扎实内容。
——纽约The Village Voice杂志
布洛维是世界上最杰出的社会学家之一。近年来,他以一己之力提升了公共社会学的知名度——使社会学超越了学术界的局限,开启了公众和社会科学学者之间的对话。他在美国和全球倡导严谨的公共社会学。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社会学教授Vicki Smith

读过 生产的政治 🌕🌕🌕🌕🌕
①控制:本质并非概念和执行的分离,而是掩盖和攫取剩余价值。必要与剩余劳动时间不存在时空分离,生产中的关系(不能与劳动力相混淆;劳动过程涵括关系与实践,需要生产机构(政体)规制,并依赖于国家机构)再生产并掩盖了剥削的生产关系(在封建制中后者不完全由前者再生产,后者反被前者凸现,使得超经济强制成为必要且支配性的)。驳斥功能主义、区分意图和结果,经济占支配地位同经济决定自身是支配性的处于两个层面,其他实体则相对自主且必要地参与对生产关系的合法化(如国家保障交换与使用价值的匹配)②阶段:区分依据是劳动力再生产与生产过程的统一或分裂。专制主义因生产过剩转向霸权主义(协调工人与管理者的利益);霸权主义再因国际竞争和分工中的利润率危机转向霸权的专制主义,再生产与生产过程在资本的流动性而非个人层面重新绑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