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保持正确 [图书] 豆瓣
8.6 (8 个评分) 作者: [法] 米歇尔·塞尔 / [法] 布鲁诺·拉图尔 译者: 顾晓燕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24 - 4
“从一切已知中摆脱出来,投入创新。”
“哲学的作用在于为创造创造条件。”
“面对总体的危机,必须有一种总体的哲学。”
“我的目的不在于想方设法保持正确,而是要制造某种总体、深层和合理的直觉。”
“我们这个时代最美好的问题之一就是重新审视知识的混沌。”
--------------
1991年,布鲁诺 ·拉图尔说服米歇尔·塞尔进行了五场访谈,主题分别为“成长”“方法”“证明”“批评的终结”“智慧”,讲述塞尔的成长经历和学术思考。塞尔以特立独行的思维方式著称,他的思想总是穿梭于不同时空、学科,在看似不相干的事物之间建立联系,这让许多读者在得到启发之余不免感到困惑。此书的一大目的即理清这些困惑,让读者更便捷地了解塞尔的思想。
作为塞尔的入门读物,读者可以在这本书中了解战争对他(以及二战后法国思想界)的影响、原子弹如何改变了他的学术方向、他结合科学和人文学的思想主张和实践,以及他对卢克莱修、莱布尼茨、薇依、巴什拉等人的看法。
拉图尔的读者则可以在这本书中看到其思想的众多师承线索,例如“拟客体”等重要概念的来源、塞尔对科技与社会(STS)研究的影响等等。

读过 我不想保持正确 🌕🌕🌕🌕🌑
有些哲学观点是之前从来没听说过的,有点打乱了我整个认识论,比如说非线性的时间观、对于证明的阐释。确实对于很多哲学思考是有自己创造性的地方,将各个元素进行整合形成关系的网,而这个网的整体就是塞尔研究的主要对象,这与热门的哲学流派所研究的哲学主题是不同的。也有捉摸不透的地方,但是还是会被思想之美所惊叹,是很具启发性的访谈录。印象比较深的是后半部分对于现代性的讨论,身处现在生活的虚无中,感受比较深,不知何时我们“可以”转化为我们“应该”,科技可以拓展的面越广,让我们对自己的节制和控制、对亲人社会和地球肩负了更多的责任和义务,我们通过理性创造出来的东西成为我们和后代生存的客观条件。后续可能会购入实体书,后续可能会看到新的观点,可能我只是单纯喜欢非传统的观点而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