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地表最强熊虫 [图书] 豆瓣
クマムシ?!小さな怪物 所属 作品: 地表最强熊虫
作者: [日] 铃木忠 译者: 陈朕疆 商务印书馆 2020 - 2
环境干燥就会脱水变成“酒桶”?
不怕辐射、真空、高温、高压,放进微波炉也没关系?
这是真实存在的生物?还是科幻小说里的设定?
“不死神虫”其实有厌世倾向,动不动就想进入隐生状态?
熊虫的超强生命力来自何方?
一本专门写给普通读者的熊虫研究、饲养科普书,揭开熊虫的神秘面纱!
日本熊虫研究专家、丹麦哥本哈根动物学博物馆研究员,以最幽默的方式,带你爬梳悠哉又神秘的熊虫生活史。

读过 地表最强熊虫 🌕🌕🌕🌕🌕
看完了!很精彩,很简明,看完会对熊虫产生温情与敬意(……),并且现在也很有一种购入显微镜去挖苔藓的冲动。
1. 一则插曲是本人一边看一边在空空Q间更新截图,最终引来四百多人一起看熊虫大便……幸好当事熊虫已经死了,否则也会感到尴尬吧(并不会,哈哈。)。
2. 学到的一个重要知识是熊虫哪怕在隐生状态下也并不能活一百多年,至少目前人类完全没有证据能证明这一点(所以到底是哪里来的谣言呢,仍然不知道),十几年的熊虫就没法泡水复活了,目前存活最久的是从有九年历史的苔藓标本里泡出来的一个胚。
3. 我很喜欢作者对熊虫亲昵的态度,一些可爱的形容和用词也能体现作者的幽默感和对熊虫的爱(比如作者想象在屋顶排水管上的苔藓里栖息的熊虫雨天脚滑,一边喊着“哎呀”一边被冲走了)。
4. 但作者也指出,轮虫等其它一些生物也会隐生,所以如果只是觉得“复活”很厉害的话也不能只夸熊虫。
5. 有人认为熊虫来自外太空,但作者觉得陨石撞地球的时候把一些隐生状态的熊虫弹进太空这件事发生的可能性更大。我说:把熊虫弹进太空吗……
6. 后记里说人类对熊虫的研究很少,一些由英文翻译而来的资料里对熊虫标注着“无”(作者觉得应该是指无经济价值),然而现在有这么多人喜欢它、研究它。想到有一个熊虫研讨会在世界各地举办了三十多年,我心里就暖暖的……作者还感谢了编辑和熊虫后援会的所有人,看到熊虫还有后援会我心里也暖暖的……
7. 我也非常喜欢作者在后记的最后说的一段话,大意是:现在很多生物因为人类灭绝了,但是熊虫等生物仍然在不断发现新的属种,人类活动对这类生物的生存之影响仍然是未知的。人类觉得熊虫没有经济价值,很长一段时间以来都懒得研究它,但是对熊虫来说人类难道就有价值了吗?等人类死光了熊虫仍然会在地球上悠哉地散步吧。
8. 熊虫们就请这么一直以秒速0.1毫米的速度散步下去吧,等地球爆炸了,你们还可以借助爆炸的力量进入太空……

#无头奇虾异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