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 每天都是比赛日 🌕🌕🌕🌕🌑
先对题目说两句。我是个业余跑者。一部分跑者里对训练和比赛的态度是这样的:认真训练,把训练当比赛一样重视。而到比赛时,则把比赛当做与众多高手们一起跑次强度训练。所谓“每天都是比赛日”,宣扬的正是将每个训练日都当作是比赛的态度来度过每一天。比赛也许是从发令枪响起的时候开始计时,但,它在你决定参赛的那一刻,就开始了。
1. 明确目标,第一章提供明确个性化目标,并形成“目标祷词”的步骤。并将一天要做的事情仪式化,重复目标祷词,随时检查自己的饮食,动作,休息,恢复,形成习惯。
2. 为目标而吃:吃是蓄能,蓄能是为了去运动、恢复。本章介绍的饮食策略适合高代谢率和进行高强度训练的人。吃饭是靠目标指引的。粗加工的高纤维碳水化合物为运动提供能量;瘦肉蛋白,为身体修复和恢复提供基础成分;健康脂肪,消炎、滋养大脑;多彩蔬菜提供膳食纤维、维生素、矿物质和修复与免疫功能所需的抗氧化剂;足量喝水。
3. 为目标而训练:Athletes’ Performance 训练体系动作 包括 1. 躯干支柱准备 2. 动作准备 3. 反应力量训练 4. 动作技能训练 5. 实心球训练 6. 训练相对功率 7. 能量系统训练。
4. 为目标而休息:按摩,拉伸,睡眠,呼吸,水疗,通过各种方式减少伤痛,促进训练的恢复。
以上四者统合起来,形成自律的习惯,是高水平运动员的必经之旅。当然,本书写给最求卓越的运动员,教练员。
我自己的读后感是,即便书中说了,制定100分的训练日计划,并不一定要完成,向着80分努力就好了。但一个人要想完成这些任务,其实还挺复杂且困难的。读完了书,反而有了畏难情绪了。设定一个目标并针对其进行优化,才不会觉得这样的计划变态。对于我这样没有什么目标,或者生活中有着多重目标的大部分人来说,是很难全盘接受这一套的。这也容易理解:本书的作者,正是来自运动培训机构。觉得难,花钱找他们就好了。所以这书,真的是该机构的广告书啊。
读者自取可用的地方吧。比如其发现人生目标的方法,我就觉得堪用:先思考人生价值和意义,并快速选出在脑海中浮现出的10个词组,然后再在其中筛选出三个,根据其制定目标的祷词;之后反复重复形成“思想钢印”。书中的第五章的动作指导,也可以用作训练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