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过 成为提问工程师 🌕🌕🌕🌕🌑
2018年OpenAI推出Chat-GPT以来,各大科技厂商纷纷推出类似的基于大预言模型(LLM)的生成式预训练转换器(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 GPT)模型,并开发出相应的聊天机器人供消费者使用。这一轮的AI机器人,不仅仅可以与人聊天,还具有如翻译、摘要、写作、算术、编程、分析等专业技能,可按照自然语言指令进行语言生成、知识利用、复杂推理。
人们尽可以和AI天马行空的聊天。但是,要想发挥AI的生产力帮人做事,就至少需要与其交互的人本身具有条理分明的表达能力。书中提到向AI 提问,要做到为AI提供明确的指令(I, Instruction),清晰的任务上下文背景(C, Context),需要处理的数据或信息(D, data),和输出(O, output)的格式与要求,才能让AI做到提供合格可用的回答。与AI交互过的人都知道,即便做到全面地提供信息,准确地描述疑问,提出关于解答的请求,一次提问往往得不到合格的答案。学会拆解任务,分步提问,符合逻辑的进行多轮交互常常是必要的。描述问题、获得回应、进行评判、完善问题、再次提问,直到获得满意的回答,是完整的提问流程。
本书2024年初出版,DeepSeek 2024年底出现,其模型内化了书中的许多提问技巧。时至今日(2025年八月),诸多AI产品的新版本都自带了类似于DeepSeek的深度思考(DeepThink)或研究(DeepResearch)模式,可以将用户的简单提问,自动的结合的从当前提问语境,分析出用户的需求,生成符合ICDO结构的提问要求,之后再根据自己预加工的提示语,给出答案。
现在更是出现了各种机器人代理(Agent),功能也厉害的很。程序员与产品经理可以通过与其聊天就可以让AI编写产品计划,并根据计划写出可执行的APP或者网站。人们已经不必先成为提问工程师,只要具备产品计划能力,AI就能帮你完善计划甚至实现产品。这被称为Vibe coding。
我自己就用AI上线了一个在线工具 ,帮助我每天完成自己最重要的任务(Most Important Tasks),网址是mits.day,欢迎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