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之孤独 [图书] 豆瓣
作者: [德] 诺贝特·埃利亚斯 译者: 索马里 上海三联书店 2024 - 6
社会学大师诺贝特·埃利亚斯在85岁高龄之时,将死亡作为“文明进程”研究中一个论述相对不足的题目加以探讨,把死亡描述为被“文明”掩盖的对象。或者说,死亡,因其残酷性而被隔绝于人们的社会生活,也成为“文明进程”中尚未发展出应对之道的重要环节。死亡,既是一个社会学问题,更是一个哲学问题,甚至可能是一个艺术/技术问题——如何面对死亡,如何死亡。作者从以上角度透视死亡,汇集成这部关于死亡的沉思录。

读过 死之孤独
在这本质朴的随笔集性质的书中,作者着重探讨了从欧洲中世纪到现代社会下,死亡作为概念和表征的变迁。死亡之下万物平等,这一点在书中文字的背后,也能让读者有所触及,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本人肉体的衰老,以及对孤独面对死亡的清醒认知。体内细胞活性的降低、来自社会他者的暴力、大自然不可抗拒的破坏力,这些表征与死亡的联系,都化成了塑造拥有智性的人类构筑文化的影响因素。在作者所处的,被其视为发展程度更高的社会中,死亡连同生者一同被物理和文化双重意义上的隔离。在中世纪,一个40岁的人在拥挤的房间中在家人的注目下因瘟疫感染而死;在现代社会,他能活到80岁,在由各种精密昂贵的医疗仪器组成的重症监护室中,孤独地迎来意义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