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战争 [图书] 豆瓣
作者: [美] 马修•托马斯•佩恩 译者: 满莉 2020 - 9
透视“使命召唤”“彩虹6号”背后的美军意识形态
洞察美军通过全球流行的军事视频游戏传播其价值观的手段与方法
理清美军、游戏开发商与玩家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
★编辑推荐
◎解析畅销全世界的“使命召唤”与“汤姆•克兰西”系列游戏传达的美军价值观。
军事视频游戏,如同它的“前辈”——军事小说、军事纪录片、军事电影等军事娱乐产品一样,阐述着公民应该如何理解guojia暴力,并宣扬人们为素昧平生的同胞牺牲的美德。它的背后是一套严正的价值观传播链条。作者以火爆全球的“使命召唤”和“汤姆•克兰西”系列军事射击游戏为例,揭示美军如何将自己的形象与价值观隐秘地传达每个玩家。
◎展示独立游戏如何巧妙地通过游戏内容与游玩方式反对战争。
军事视频游戏不仅可以传递军方价值观,艺术家也可以通过改变游戏玩法、选择战争不同角度来进行“反战”宣传,让人们冷静思考战争的本质与军队对人的“异化”。
◎分析游戏内容之外的商业营销行为和玩家群体互动,展现军事视频游戏怎样影响社会。
军队通过军事视频游戏传递其价值观的方式不仅仅是通过游戏本身,围绕游戏的营销也是重要手段。而玩家在接受游戏的同时,也会反过来推动游戏进行改变。军队-游戏-玩家三者之间的张力与互动,蕞终让军事视频游戏与其背后的价值观渗透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潜移默化地让社会军事化。
▶内容简介
近年来,没有哪一类电子游戏比军事视频游戏更受欢迎。因为它们承诺让玩家沉浸在历史和未来的战斗中,这一行为将我们现实生活中的当代冲突转化为可玩的体验。在 9•11 事件之后,这些游戏将一场国家危机转变成了一场奇妙的、有利可图的冒险。在那里,看似无能为力的旁观者,成为了虚拟反恐战争的解决方案。
本书为理解军事题材电子游戏的流行及其在反恐战争中的意义提供了一个文化框架。马修•托马斯•佩恩研究了 9•11 事件后军事视频游戏的设计及其游戏策略,以揭示这些做法是如何延续又挑战统治了美国军事技术和作战政策的政治信仰。

在读 游戏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