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之春神(音乐·史诗·歌)
豆瓣
简介
為了瞭解鄒族音樂家─高一生的作品,高英傑老師(高一生長子),他唱著父親創作的歌曲,帶著我們回到史詩之歌的起點─嘉義鄒族達邦部落,順著蜿蜒的山路,巨大的山巒疊嶂,在一路升高的海拔中,高一生的作品如泣如訴的道出他為愛、為人道、為鄒族所歌頌的音符。
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於五月十九日(周五)晚上七點三十分,在台北紅樓劇場舉辦『鄒之春神 高一生 音樂.史詩.歌』音樂會,音樂會中將以高一生家族人士演唱,其中高一生的孫女,高慧君 演唱祖父的作品「長春花」,還邀請到:胡德夫、鄭捷任、姜聖民、陳永龍、小美、嘉義市管樂團、山美國小合唱團、鄒族茶山歌詠隊...等音樂人共襄盛舉,為高一生的樂章,歌詠傳唱,對一代國民音樂家致上最深的敬意
高一生,是早期台灣難能可貴的一位思想家,大多數了解他背景的人,深受他對於族群關懷的人道精神所影響,不容易理解他個人更以『音樂創作』,表達了他對於「親情」、「愛情」,尤其是「族群情感」上的一個付出。
他生於1908,為台灣鄒族最早的知識精英,青少年時期即因品學兼優進入台南師範學校,後來更擔任阿里山鄉鄉長,為族人爭取更好的生活環境,1952年因白色恐怖迫害入獄,1954年遭到處分。
高一生在讀書期間,開始接觸現代音樂教育,他不僅是一位欣賞者,同時也是表演者與創作者,因為受到日本殖民文化的影響,高一生所創作的歌曲,在旋律上聽來具有濃厚的東洋風。高一生從學校畢業後,回到鄒族,當時的阿里山達邦部落的教育所任教,對家鄉的發展充滿了抱負,他的創作歌曲,常常流露出他心繫家鄉與族群間發展的關懷。
高一生所創作之音樂,如同史詩般地娓娓訴說一個族群與個人理想花開花落的故事,在他的音樂鋪陳中,可以看見一個早期台灣精英份子的藝術造詣與理想堅持,他雖然於日治時期受日本教育成長,卻為自己的族群創作了如史詩般的作品,其中更見他的人文思想與族群遠見。
『高一生』畢生所創作之音樂作品計有:春之佐保姬(一)、春之佐保姬(二) 、長春花、杜鵑山、狩獵歌、古道、登山列車、古道、移民之歌(一) 、移民之歌(二) 、移民之歌之想念親友 、塔山之歌、安魂曲『Pasu-Hohcubu』等十餘首創作歌曲。
tracks
01 春之佐保姬 (大提琴演奏) - 陈主惠 演奏
02 春之佐保姬 - 小美,陈永龙,高英杰 演唱
03 长春花 - 高慧君 演唱
04 移民歌之到悠伊阿那 - 茶山歌咏队 演唱
05 登玉山歌 - 高氏家族与族人 演唱
06 移民歌之亲爱的族人 - 茶山歌咏队 演唱
07 小美说故事 - 高菊花 口述
08 杜鹃山 - 高氏家族与族人 演唱
09 登山列车 - 山美国小合唱团 演唱
10 狩猎歌 - 小美 演唱
11 塔山之歌 - 庄立德 演唱
12 移民歌之大家来吧 - 茶山歌咏队 演唱
13 移民歌之亲爱的族人 (大提琴演奏) - 陈主惠 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