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斯蒂娜
豆瓣
简介
三年前, Stina Nordenstam與名製作人Mitchel Froom合作, 做出了一張音場飽滿
旋律線分明, 聽到當時立即可產生飽足感得this is專輯.
"This Is Stina Nordenstam". 嘖嘖~ 多麼令人驚歎. 開場曲極為溫暖的吉他聲中
Stina唱出"everyone else in this world / will love me by now
will love me from day one. BUT NOT YOU."
好像人生某個層面的答案就在這裡了.她的歌声甜,而不腻,自创的歌曲旋律脱俗,由于结合了各流派的Elements而自成一派(比方Murder in Maryland Park加入了拉丁语圣歌)。她作品的歌词有时比较难以理解,但大致上是有关于自己的生活经验及对某事的感受再创作(受父母影响,其思想稍左倾,对社会较为关切,从歌词中可见)。虽然内容和情感深切,但整体感觉却是寂静地,常常散发出淡淡的无奈和忧伤。
Stina Nordenstam五张专集里,“And She Closed Her Eyes”应是最干净恬淡的。其前两年的处女作"Memories of A Colour"里那如老旧酒吧里摇曳的昏黄灯火般的爵士氛氤在这第二张作品里几全褪尽,而染上了一层天高云远的乡野气息。但Stina并非一个纯粹的民谣唱作人--连在这最民谣化的一张里也还不算。不用管有多少人说她只是Rickee Lee Jones的又一翻版,不用管她到底是民谣是爵士是另类还是别的什么;在摁下play键之前你无法预知她声音的形态--无论是乐器的声音还是她的嗓音。也许她的嗓音和唱腔是最值得人云亦云之处。你听过几多种女声?--但即便你是如假包换的老饕,在听到她吐出第一个字之时亦会毫无抵抗之力的被她胶住。仿佛才袅起的细细青烟,淡得不动声色却暗涌着童稚时代那些莫名的恐惧。如此教人讶异的感动方式,无可言传。
电影感。这是一遍又一遍地温习这张专集后最深的印象。只是不要马上想到那些Trip-hop团那种配乐式的氛围,“And She Closed Her Eyes”听起来却奇怪地像一部情节片的音乐复述。一部怎样的情节片呢……封套里她的清洁的脸和影影憧憧的山道房屋石墙空无一人的马路让她更像一个未谙世事的小女孩,这些场景里她可以带一脸天真的惶意来描述那些灰蓝色的小故事。Stina笔下的词相当的个人化,一个个教人心碎的小片段就如同抄自她的日记般……如同一幕幕有自己的影子在里边的电影片段,银幕上一下雨自己心底便像要湿了一般。
可以叫它“私音乐”,“私”就是“小”,小得让你听得忘却音乐里或许有讲述的时间地点人物,小到没有角色,小到天荒地老。…想象独自坐在满灌风的过道里,等恍恍然回忆之水流将自己浸入水底然后透明地呼吸。然后过道不再是过道水流不再是水流自己可以不再是自己。被记忆淹没。
既然如此,你还想给她套上什么壳子么。她像不像谁是不是什么风格根本不再有什么意义;甚至或许亦不必试图从那些意识流般的文本里解读出什么来。整张唱片像是一本私人的日记,所谓的开头和结尾都不再有形式上的意义,只是日复一日的记下去,记下去……日子的泥石流。碟末曲亦是碟题曲在木吉他的徘徊之后以一阵细索的雨声作结。不是结尾的结尾。听得耳管开始要湿。
2001年底推出的“This Is”是她从新出发的一张唱片,称作回归之作也无妨,似乎新世纪里,在创新已经显得举步艰难的情况下,一张诚心的回归之作往往也不失是明智之举。经历了“Dynamic”和“People Are Strange”两张实验前卫的概念性专辑后,Stina重现了当年“And She Closed Her Eyes”的甜美俏皮,这次Stina大方地表示她要作一张pop album,因而特意请来了Brett Anderson和她合唱一首,的确是唱片内很大的一个亮点。
Stina的音乐依然干净恬静如她的那颗永远童真的心,她只用每个音符记下她每个心情,她又在给我讲着她的小故事,是属于她自己的故事,不是跳木马的,棉花糖的故事,她质疑隔壁的老太太为什么衰老,猜测着楼上的叔叔是不是抛弃了自己的儿子……Stina,永远如邻家那位未谙世事的小女孩,永远让人听得让人心酸落泪。
tracks
1. Everyone Else In The World
2. Trainsurfing
3. So Lee
4. The Diver
5. Circus
6. Stations
7. Keen Yellow Planet
8. Lori Glory
9. Welome To Happiness
10. Clothe Yourself For The Wind
11. Sharon & Ho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