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曼/勃拉姆斯:钢琴五重奏

豆瓣
舒曼/勃拉姆斯:钢琴五重奏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Schumann, Brahms: Piano Quintets
艺术家: Jeno Jando / Kodaly Quartet
出版发行: Naxos
发布日期: 1990年2月1日
类型: 古典
条形码: 4891030504066
专辑类型: 专辑
专辑介质: Audio CD

/ 10

1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简介

舒曼:钢琴五重奏
SCHUMANN: Piano Quintet
这首五重奏,降E大调,OP.44,作于1842年,1843年1月8日由克拉拉主奏钢琴首演,共4个乐章:1.华丽的快板,降E大调,奏鸣曲式。呈示第一主题后,以变奏方式处理,钢琴从中抽出旋律,弦乐反复此旋律进 行。钢琴呈示第二主题后,各乐器确保,第一主题形成呈示部结尾。发展部由钢琴从容地奏第二主题变形始,增强力度呈示第一主题后,把第一主题动机分割发展。再现部第二主题在第一主题基础上再现,以第一主题而进入尾奏。2.稍宏大而以进行曲风格,葬礼进行曲风格,却以回旋曲形式。第一小提琴奏进行曲主题,确定后转C大调。第一小提琴和大提琴奏第一副主题,回归C小调后主题第一次再现,转F小调,钢琴奏第二副主题。中提琴第二次强调主题后,第一小提琴和大提琴提出第二副主题,第一小提琴和大提琴以F大调再提出第一副主题,最后以C大调和弦终止。3.谐谑曲,极快,降E大调,有2个中间部。以上升音阶型钢琴乐句始,进行对位处理。第一中间部为降G大调,第二中间部为降A大调。4.不太快的快板,降E大调,自由的奏鸣曲式。先由钢琴奏C小调有力的主题,这个主题经经过部转为G大调,中提琴呈示柔和的第二主题,各乐器反复后结束呈示部。发展部钢琴以E小调呈示第一主题后,钢琴E大调出现细小音型,引出中提琴奏第二主题,第一小提琴予以对位。钢琴在升C小调上以第一主题开始再现部,大提琴引出第二主题,尾奏在C小调上,钢琴提出第一主题,第二小提琴以对位开展赋格。钢琴再现第一乐章第一主题,第二小提琴再与之展开二重赋格而达高潮结束。
勃拉姆斯:钢琴五重奏
BRAHMS: Piano Quintet
勃拉姆斯的这首《钢琴五重奏》,F小调,OP.34,实际上是在F小调弦乐五重奏基础上改编而成。勃拉姆斯于1862年作成弦乐五重奏,因不满意,干1864年2月改编成两架钢琴的奏鸣曲,10月又改成钢琴五重奏形式。这首作品是勃拉姆斯中年时期的重要作品,共4个乐章:1.不很快的快板,F小调,奏鸣曲式。这一乐章的呈示部和发展部,第二主题的篇幅和比重都占很大的地位,它似一种暗藏在整体发展之后的动机,一点一点地升发开来。尾奏开头有一段,钢琴处理成背景,突出对位的弦乐四重奏的效果。2.稍慢的行板,降A大调,3段体,具舒伯特柔和而又抒情的风格,开头主题亦类似舒伯特《冬之旅》中的《休闲》旋律。第一段旋律在流动中多少有些沉郁,第二段弦乐器与钢琴交互对话速度加快,似倾诉又似回忆。第三段速度转化,又以降A大调展开。3.谐谑曲,快板,C小调,3段体。变化多端,其中风格不同的3个主题交互出现,拿波里六和弦得以普遍运用。第一段有很漂亮的赋格,第二段将高昂的情绪转为温暖的抒情,第三段为第一段再现。4.如歌的行板(序奏)转不很快的快板,回旋曲式,其尾声有急速而无限动荡的印象。
简诺•扬多 :Jeno Jando (1952—— )出生于匈牙利南部的佩奇。七岁就开始学钢琴,而后在李斯特音乐学院随卡特林•奈莫斯和保•卡多索学习,并在1974年成为后者的助手。扬多在国内外的许多钢琴大赛中获过大奖,其中包括在1973年匈牙利钢琴大赛和1977年悉尼国际钢琴大赛室内音乐组中夺得的桂冠。除了在匈牙利频频露面演出外,他还在东西欧,加拿大和日本一展其精湛的演奏技艺。绝大多数中国爱乐者最容易买到的就是Naxos厂牌的唱片,价廉物美,且录音上乘。而扬多恰是Naxos厂牌录音最多的钢琴家。
柯达伊四重奏团 Kodály Quartet
柯达伊四重奏团成立于1966年,由匈牙利布达佩斯李斯特音乐学院的学生组成。经过几次人员变动,柯达伊四重奏团已经成为具有匈牙利传统弦乐四重奏风格的演奏团体了。乐团成立初期,受到弗里吉斯·向陀尔、维尔莫斯·塔特拉伊和安德拉斯·米哈伊诸教授的悉心指导,尤其是后者对该重奏团起到继往开来的作用。
时至今日,柯达伊四重奏团差不多已走遍了欧、美与亚洲各地。他们的演奏曲目除了标准的古典曲目之外,偏重于匈牙利作曲的作品可称之为最准确与最权威的诠释。他们已经录制了全套的海顿、德彪西与拉威尔的弦乐四重奏作品,最近还准备为Naxos唱片公司录制贝多芬与舒伯特的弦乐四重奏。
柯达伊四重奏团自成立以来成绩斐然,至今已获得“李斯特奖”(1970)、“匈牙利共和国功勋艺术家”称号(1990)以及“巴托克·帕斯托利奖”(1996)。该团在Naxos演绎的多款海顿的室内乐作品都获得英国《企鹅唱片指南》三星以上的好评鉴,1993年发行的室内乐专辑(海顿:弦乐四重奏Op.64)被古典CD杂志评为最佳唱片,。
柯达伊四重奏团的首席小提琴阿蒂拉·法尔瓦伊:16岁时即进入李斯特音乐学院学习,师从斯尼科夫斯基教授。1979年获西盖蒂国际小提琴比赛二等奖。翌年获胡巴伊比赛一等奖。毕业以后,他在维也纳音乐学院的约瑟夫-西沃教授指导下继续深造。1980年加入柯达伊四重奏团。
第二小提琴托马斯·萨博出生于布达佩斯。七岁即开始学音乐。1969年毕业于李斯特音乐学院。当时他已经是匈牙利国家乐团的成员了。后来成为布达佩斯节日乐队的第二小提琴首席。在大学期间,萨博研习并演奏室内乐,1969年成为柯达伊四重奏团成员。
中提琴嘉博尔·费亚斯出生于杰尔,并在那里接受基本音乐教育。1963年-1967年进入李斯特音乐学院,并成为李斯特室内乐团成员。1966年他进入柯达伊四重奏团,1968年该团在布达佩斯举行的莱奥-韦纳国际四重奏比赛上获一等奖。1969年,费亚斯个人获ARD慕尼黑三重奏比赛二等奖。
大提琴杰尔吉·埃德尔:在李斯特音乐学院师从埃德-班达教授。完成学业后他继续在美国与加拿大的耶鲁大学(1978)、班夫中心美术学校(1983)以及威斯康星大学(1984-85)学习。他曾担任布达佩斯交响乐团的大提琴首席多年。他还是埃德尔弦乐四重奏团的创始人。
1999年11月9日,柯达伊弦乐四重奏团于第二届北京国际音乐节期间在北京音乐厅举办“室内乐作品音乐会”,中国的观众有幸亲耳聆听这个世界著名的重奏团的现场演出。

tracks

Allegro brillante
In modo d'una marcia. Un poco largamente
Scherzo: Molto vivace - Trio I - Trio II - L'istesso tempo
Allegro, ma non troppo
Allegro non troppo
Andante non troppo
Scherzo: Allegro - Trio
Finale: Poco sostenuto - Allegro non troppo - Presto, non troppo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