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宗族研究

豆瓣
明代宗族研究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208051324
作者: 常建华
发行时间: 2005 -2
丛书: 中国家庭·家族·宗族研究系列
装订: 平装
价格: 32.00元
页数: 490

/ 10

0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常建华   

简介

宋以后新宗族形态的重要特点是组织化,明代则是这一新宗族形态承上启下的重要历史时期。本书依据大量的明代文集、族谱、方志等J万史文献,从整体上综合性地把握宗族祠庙祭祖形态和演变,深入研究宗族制度与乡约推行的关系,着力论述士大夫重建宗族的理论探讨与具体实践。作者考证了明代宗族祠庙祭祖制度及其演变,注意区分明代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祠庙祭祖形态,提出宗族乡约化的概念,把宗族活动放在宋以后士大夫的化乡实践中认识,对著名宋濂、杨士奇、罗钦顺的宗族思想进行了探讨。本书是第一部研究明代宗族问题的学术专著,对于探讨明代社会文化史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contents

引言
上编 明代宗族神祠庙祭祖

第一章 明代宗族祠庙祭祖礼制和礼俗

第一节 明代祠庙祭祖礼制的演变
第二节 明代风俗志记记载祠庙祭祖的一般情形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安徽徽州府的宗族祠庙祭祖

第一节 明代以前徽州祠庙祭祖的形式及其变化
第二节 明代徽州宗祠的发展
第三节 明代徽州宗祠的特点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福建兴化府的宗族祠庙祭祖

第一节 明代以前的宗族祠庙祭祖
第二节 明代兴化的大姓与祠堂设置状况
第三节 明代兴化宗族的建祠实践与族祠特点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江西吉安府的宗族祠庙祭祖

第一节 明代吉安宗族祠庙祭祖的概况
第二节 元明时期吉安宗族祠堂的发展
第三节 明代士大夫关于建祠祭祖的主张
第四节 小结
中编 宗族的组织化与族规的兴起
--以乡约的推行为视角

第五章 乡约的推行与明朝对基层社会的治理

第一节 乡约的历史与明初的教化政策:《教民榜文》的颁布
第二节 明中叶乡约教化的实践:以王阳明的《南赣乡约》为中心
第三节 嘉靖以后乡约的发展
第四节 小结

第六章 明代的宗族乡约化

第一节 宗族组织化的尝试
第二节 宗族乡约化的全面展开
第三节 小结

第七章 明代族规的兴起

第一节 族规的制定与内容
第二节 申请批准族规问题
第三节 小结

下编 明人的族论与谱论

第八章 宋濂的宗族思想

第一节 化同姓之亲以美天下之俗的族治思想
第二节 建祠祭祖以管摄人心
第三节 修谱崇本以维持世教
第四节 宋濂宗族思想的历史地位
第五节 小结

第九章 杨士奇之族谱序跋所见宗族与修谱--以明初江西泰和及吉安为中心

第一节 泰和的宗族与修谱
第二节 泰和以外的宗族与修谱
第三节 以故家为中心的谱论与族论
第四节 泰和及吉安的人文环境与杨士奇的故家论
第五节 小结

第十章 罗钦顺的族论与谱论--以江西泰和及吉安为中心

第一节 罗钦顺之谱序所见宗族与修谱
第二节 罗钦顺谱序中的族论与谱论
第三节 罗钦顺的宗祠祭祖论
第四节 小结

结论
附录

附录一 明代家庙述论
附录二 明代墓祠祭祖述论
附录三 宋濂佚文《杨氏家乘序》及其价值

参考文献
后记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