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宇之形

豆瓣
大宇之形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535794482
作者: [美] 丘成桐 / [美] 史蒂夫·纳迪斯
译者: 翁秉仁 赵学信
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发行时间: 2018 -1
丛书: 第一推动丛书:宇宙系列
装订: 平装
价格: 79.00元
页数: 510

/ 10

1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The Shape of Inner Space

[美] 丘成桐 / [美] 史蒂夫·纳迪斯    译者: 翁秉仁 赵学信

简介

这是菲尔兹奖得主,华人数学家丘成桐的科普佳作,主要讲述了他的思想演化,同时引介了众多现代数学家。
1976年,年方27岁的丘成桐解决了微分几何中的一个著名难题“卡拉比猜想”,其结果被称为“卡拉比-丘流形”,后来被应用在物理学的弦理论中,成为描述宇宙空间的理论基石。1979年,他又证明了每个符合爱因斯坦方程的解都具有正总质能量,确认平直时空的稳定性。因此,他的研究橫跨数学和物理两大领域。
读者可以与物理学家的弦论经历相互参照,看到数学与物理的相互影响和促进。
2018年新版的《第一推动丛书》全新设计了版式和封面,简约个性,提升了阅读体验,让科普给你更多想象。
随书附赠价值39.6元由汪洁、吴京平掰开揉碎,带你懂科学好书的《经典科普解读课》6折券。
广义相对论研究巨大尺度的物体──例如星体、甚至整个宇宙;量子力学研究甚至整个极小尺度的奇妙现象──如原子世界。弦理论 (String Theory) 则企图成为两者间的桥梁。
从微细的“弦”振动开始,弦理论认为我们生活在一个十维的世界中,其中四维是我们日常生活感知的时空,另外六维呢?物理学家发现,1976年出现的“卡拉比-丘流形” (Calabi-Yau Manifolds),一个纯粹的数学几何结构,正好可以用来刻画六维空间的內在形状!
本书中,丘成桐细说从古希腊时代柏拉图等几何学家、到爱因斯坦、卡拉比以及丘成桐自己的研究、他对几何学未来的看法等等;敘述了他几十年來所有成就的来龙去脉以及心路历程。读者可以深切了解近代数学和物理学研究的重要进展,更体会到第一流科学家的研究精神。

contents

时空统一颂
中文版序 希望年轻人能理解数学之美,以及我做学问的精神
英文版序 数学,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冒险!
序曲 从柏拉图到宇宙未来的形貌
第1章 想象边缘的宇宙
第2章 自然秩序中的几何
第3章 打造数学新利器
第4章 美到难以置信:卡拉比猜想
第5章 证明卡拉比(是错?是对?)
第6章 弦论的DNA
第7章 穿越魔镜
第8章 时空中的扭缠
第9章 回归现实世界
第10章 超越卡拉比一丘
第11章 宇宙解体(想知道又不敢问的世界末日问题)
第12章 寻找隐藏维度的空间
第13章 数学·真·美
第14章 几何的终结?
后记 每天吃个甜甜圈,想想卡拉比一丘流形
终曲 进入圣堂,必备几何
庞卡莱之梦
附录1 了解三个重要概念:空间、维度、曲率
附录2 名词解释
附录3 原文注释
索引
译后记 对曲抚弦好时光

其它版本 (4)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