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办市场型大学
豆瓣
学术研究如何成为经济引擎
伊丽莎白·波普·贝尔曼
简介
高校一直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重任,但是也存在着高校的教学和科研脱离社会实践,已有科研成果无法产生应有的价值等现象,社会倒逼高校进行改革的情况日渐紧迫。高校如何走出象牙塔,主动服务社会,成为进一步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书介绍近30多年来美国高校如何将学术研究发展为经济引擎、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民生需要,使美国在全球保持了其强大的综合竞争实力。当前,我国提出要“加速迈进创新型国家行列,加快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背景下,本书可谓“量身定做”,为高校主动服务社会,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宝贵的借鉴。
contents
致谢
第一章 作为经济引擎的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性质的变化 研究学术研究的变化 市场逻辑在学术研究领域中的崛起 本书概览
第二章 纯科学时代的市场逻辑 联邦政府资助与支持科学逻辑 市场逻辑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应用 市场逻辑发展的限制 战后体系的支柱开始崩塌 联邦政府共识日益分化的影响
第三章 创新驱动经济发展:1日观念焕发新活力 20世纪70年代的市场逻辑实践及其局限 经济理念的政治力量 创新框架和高校
第四章 生物学领域的教师创业 生物技术的前夕 早期创业 1978年:一个转折点 教师创业热潮:金钱改变一切 生物学创业的腾飞
第五章 高校发明的专利化过程 科学逻辑时代的高校专利申请 高校专利申请发展的障碍 创新、经济与政府的专利政策 1980年后的高校专利申请 高校专利申请的快速发展
第六章 高校-产业研究中心的创建 高校-产业研究中心和生物技术创业与高校专利申请 高校-产业研究中心的发展轨迹 联邦政府和州政府资助高校-产业研究中心的开始 20世纪80年代州政府和联邦政府资助开始增加 高校-产业研究中心发展的原因
第七章 市场逻辑的发展 生物技术创业、高校专利申请以及高校-产业研究中心的发展 学术研究其他领域中的市场逻辑 高校管理者与创新说辞 科学逻辑与市场逻辑:艰难的共存
第八章 结论 学术研究如何成为经济引擎:证据考量 重新考虑其他论点 更广范围的对话
注释
参考文献
译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