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幸存者吗?
豆瓣
[韩] 金初珑 译者: 余思祺
简介
【内容简介】
☂️2022年10月29日晚,我走在梨泰院的人群中,原本是为了庆祝节日,
而就在我的身后,生命正悄然消逝,
活下来的我看着自己的生活崩塌。
一位普通女性的创伤自救:
如果生命是一场巨大PTSD,
愿本书成为你深夜里的温柔回响。
💜《思想验证区域》河马(河美娜)、 影后文素利动情推荐!
我们每个人或许都带着不同形式的创伤,
只是有人沉默,有人愧疚,有人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是日常生活救了我!
献给握住我手的世界。
【编辑推荐】
🟣 “通过新闻间接了解灾难的所有人都是幸存者。”我们共同的创口,是信任崩塌后留下的荒原。
而一位普通女性的创伤复原历程,回应着我们——如何在时代激起的恐惧与戒备中,一次次尝试重新连接彼此。
2022年10月29日,金初珑前往梨泰院参加万圣节活动。那一夜,首尔街头发生了自1995年以来最严重的踩踏事故。她亲眼见证混乱,也失去了熟悉的生活与安全感。为了找回那个仍“滞留”在事故中的自己,她开始写作,记录恐惧、愧疚与重新活下去的挣扎。这些文字原本只是她自救的方式,却意外成为其他幸存者、记者与遇难者家属的疗愈起点。
☂️不只是关于事故的追问,更是认识创伤、了解创伤,并最终将创伤纳入生命地图的真诚分享。《思想验证区域》河马(河美娜)、《绿洲》《苦尽柑来遇见你》主演文素利感动推荐。
金初珑以文字剖白每一种情绪的深渊与光亮,呈现了在朋友与心理咨询师陪伴下,自我的缓慢重建;更铭记下那些看似微小、却足以在坠落瞬间拉住一个人的日常。
在宏大的灾难叙事中,最易被忽略的,正是与创伤相关的个体故事。她的书写是一种确证:创伤并不会随着沉默消散,唯有直视它,生命才得以继续。
🟣在东亚,成长几乎等同于一场漫长的竞争;我们被教会如何去赢,却从未学过如何承接彼此的脆弱。
东亚社会以竞争为常态,以分高下为价值;这种习以为常的对立,在个体的叙述中,终于显露出它的代价。
梨泰院踩踏事故不单是韩国的悲剧,更是整个东亚社会惯于用“责备”来掩盖真相与推卸责任的缩影。
“谁叫他们去玩?”“那地方风水不好。”“外国节日,本就不吉。”这些反复出现的言论,构成了事故后的另一种暴力,带来的窒息感有时甚至超过悲剧本身。
理解幸存者正在经历什么,或许正是我们超越指责、学习给予支撑与善意的第一步。
☂️我们都被生活折断过,却仍在试着,让心再次发芽。新锐设计师小椿山联手知名插画师陈允然,以柔和的新绿回应幸存者的叙述,在那些尚未痊愈的缝隙里,延续出倔强的生长。
120*200mm便携开本,封面以专色叠印,内文纸张细腻、带微绒触感,如同手掌轻抚过记忆的表面。
创伤的尽头不是遗忘,而是学会重新接住彼此。这本书,写给每一个仍在试图“好好活下去”的你。
contents
1
一些回忆
我是事故幸存者吗?
接受治疗的决心
无法对任何人诉说的故事
以“创伤治疗”的名义哀悼
初珑的日记 致姐姐
我厌恶自己
初珑的日记 现在还觉得羞愧吗?
换作是我也一样
初珑的日记 不妨换个角度
请不要说“幸好”
初珑的日记 “出去玩结果死了,有什么好说的呢?”
愤怒开始了
初珑的日记 让人害怕的世界
寻找“真正的大人”
初珑的日记 想道歉,也想得到道歉
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好起来?
潘多拉的盒子被打开了
2
眼神
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哀悼
你不是神
初珑的日记 生活总是随机向我们抛来痛苦
为什么我不能放下?
初珑的日记 只是想告诉你
不是我的错
名为家人的负担
上九点新闻的那天
今年也会去梨泰院
初珑的日记 是的,就是思念
是的,我很轻率
初珑的日记 追悼会演讲稿
“被误解者之国”
3
悲伤到访
装作一切正常
抑郁症并不是悲伤
我可能真的完了
奶奶,我想你了
“编辑”痛苦
致初珑
五个月,五十个月
快乐生活,痛快认输
自杀并非单纯的个人选择
致思念已久的咨询师
4
不仅是你和我,还是我们所有人的故事
如果不能谈论这些问题,我宁愿保持沉默
社会层面的虐待
重新认识记者
熨平皱巴巴的心
阳光好“欣晴”
真正需要爱的其实是大人
永别了,我的悲伤
结语 握住我手的世界
附录 幸存者与遗属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