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香港 -- 文化篇
豆瓣
林奕華
简介
香港文化悲哀之處,是識時務的聰明人比比皆是,一往情深的智者少之又少。因為這是一個以消費來定義人生意義的社會。四年前高唱入雲的是「創意教育」,現在又輪到「通識教育」──作為對症下藥的政策,上述兩個命題都沒有「錯」,問題在於,政策只是一堆堆綱領,執行卻要有人,我們真有足夠決心變革社會的人嗎?
我不是昨日才在香港出生的,所以,從來不會對這個地方的新興硬件抱太大期望。政府說要教育改革,我會問:誰來執行?那些執行的人,又是由誰教出來的?電視公司說要增加五十條衛星頻道,電訊公司說要提供更多資源網絡,容器再多也不嫌多,但是內容呢?軟件呢?
我,自然是「恨」香港的──「恨鐵不成鋼」的恨,也是陳昇那闋《恨情歌》的恨。有段時間想到走。 我對「知識分子的責任」這議題#實十分十分好奇,以至困惑──我們香港有多少知識分子?他們在哪裏?每天做些什麼?他們的工作對香港人有多少影響?為什麼知識分子會以「負資產」來形容自己?
風雨不改──這四字美不美?我認為它很動人。那麼,可有什麼事情會令你天天都做,風雨不改?如果有,當你每日如常執行那樁委派給自己的任務,落在旁人眼裏,很可能就是你美麗得來又最不自覺的一刻。沒有耐看的美麗,是不用經過累積和儲蓄的,就連外表的也是。
contents
Ⅰ
永遠的香港人
對「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推動創意工業」的回應
上街的前一天
I know where I'm going
請大家關注政府如何設立文化電視臺
史丹
最後一次廟會
誰可以給香港一個機會?
香港國際電影節欠缺什麽?
城市·對望·世界觀——臺北與香港的電影節
娼妓作爲隱喻
在水泥地上種花
被囚禁的精神領袖
一輩子做狼?
罷考太好了
淡出我活出我
如果我可以
拜金依舊老店全飛
香港為何沒有「性感女神」?
Ⅱ
哈代
阿叔
註冊
基層
上鏡
游泳
新書
情書
要求
包裝
處理
被動
創業
買賣
不幸
不配
一樣
要求
白癡
淪陷
因果
流行
永遠
恫嚇
蔓延
只因
無知
救贖
真空
自負
隱喻
即棄
人人
實用
很難
入聖
人性
平凡
害怕
香港
公德
自由
主動
怕累
根源
看齊
死刑
轉移
展覽
增值
贏家
模楷
網中
娛樂
目光
精神
保護
空殼
審查
公共
花式
做秀
都會
道德
品評
武斷
人情
零食
純工具
穿上符號
中國衫
予人方便
牌子精
三明治人
名牌政治
現形記
罪在年齡
大家方便
有大食大
風雨不改
江山美人
每一步
沒有結果
什麽叫尊重
有權無威
施鵬祥寫
住在堡壘内
智慧考牌
黑色剪影
主持人
五分鐘
也是文化
做給誰看
盛名之累
隨時爆炸
愈現成愈好
Believe
認識校長
人民公敵
天大面子
太容易了
很中國人
骨子裏的
三言兩語
同一陣綫
不能盡信
一加一
電視轉播
最終目的
不懂處理
説不出話
公開沉默
乖小孩
誰要聽你的
不説也罷
舌頭打結
説與聼
自動收口
講官話
吐他口水
一些金色
一流的人
Noble 和 Nobleman
一草一石
Highrise
誰不如此
嚮往做一隻括號
姓豪名華
大反攻
Cheap
為什麼不?
你說怎麼辦?
誰又怕了誰?
清談節目
忽然插入
一隻手
馬先生
倫敦觀劇
她必須死兩次
我睇緊戲
私生活
Judgemental
都是病
不想主動的時候
各有各唱
一個人?不可能
要有心理準備
地盤需要名字
娛人碼頭
恨我不是例湯
當玫瑰不叫玫瑰
由不眠到早起
隊人自隊
很多等於很好
食的教育
芝麻糊是彩色的好
有大食大
吃足全程
大內午餐
炒貓耳朵
我又懶,又冇文化
我不是蔡瀾
寶即是寶
看與閱讀
我很舒服
舒服和方便
絕對舒服
一種舒服
Now & Then
一樣的累
休而不閑
先休後退
Once upon a time
我要退休
附錄:《號外》震盪——從八月《號外》的「中文運動」說起
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