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柯考
豆瓣
Michel Foucault
[法] 弗雷德里克•格霍 (Frédéric Gros) 译者: 何乏笔 / 杨凯麟 …
简介
为什么福柯要撰写一部关于疯狂的历史?
为什么福柯会提出“人之死”?
为什么在福柯眼中,现代社会弥漫着毛细血管般的权力?
为什么福柯在临终前,又重新阅读起柏拉图对话录?
为什么福柯时至今日仍然令人着迷?
弗雷德里克•格霍的《福柯考》,无疑是回答上述问题的上佳引导。在本书中 ,身为福柯法兰西学院讲座整理人之一的格霍,不仅系统地考察了《古典时代的疯狂史》《临床医学的诞生》《词与物》《规训与惩罚》《性经验史》等作品,还精准地指出在这些看似散乱的作品背后,究竟是何种动机、何种问题在主导着福柯思考的推进。最终,作者笔下所呈现出的福柯形象,是一位勇于行动、勇于思考的“说真话之人”。
contents
译序
福柯传略
第一章 人文科学考古学
一 疯狂与死亡
1. 疯狂史
2. 医学凝视的考古学
二 文学经验
1. 作品的缺席
2. 雷蒙·卢塞尔
三 话语分析
1. 知识的匿名网络
2. 人之死
3. 人文科学
4. 一段论战史
5. 话语的实践
第二章 权力与治理性
一 知识的意志
1.话语的限制程序
2. 从亚里士多德到尼采的知识意志
3. 古希腊的司法实践
4. 调查在西方的诞生
二 规训社会
1. 惩罚的技术
2. 监狱之谜
3. 身体的政治包围
4. 规范化
5. 全景敞视主义
6. 规训社会与资本主义
7. 监狱与虞犯行为
三 权力与法律
1. 民族战争
2. 性特质装置
四 治理性与说真话作用
1. 人口的治理性
2. 个体的治理性
第三章 主体化的实践
一 晚期福柯之谜
1. 主体的回归?
2. 何谓启蒙?
二 快感的使用
1. 经验问题化的历史
2. 快感及主宰
3. 快感的婚姻化
三 自我的关注
四 真理的勇气
1. 政治的parrhesia:说真话与民主
2. 犬儒主义或引起争议的真理
结语
附录
法汉术语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