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圖
豆瓣
中國與歐洲之間的地圖學互動
Completing the map of the world: Cartographic interaction between China and Europe
卜正民
简介
1644年,南京一位名叫曹君義的出版商,印製了一幅獨特的世界地圖,他稱之為「天下全圖」。其雖沿襲了某些可上溯宋元時期的中國慣例,卻也借鑒了一幅由奧特柳斯(Ortelius)設計、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在南京印製的歐洲版世界地圖。現今在兩個國家圖書館中仍保存了曹君義版地圖:其一在北京,另一在倫敦。本書的兩個章節,原是發表在中央研究院郭廷以學術講座的講稿,每章即是以這兩本曹君義地圖中的一本作為出發點,去重建一段世界地圖的歷史,以此回顧早期的中國和歐洲在繪製世界地圖上的嘗試,並展望中國的世界地圖(如曹君義的版本)對歐洲地圖學的影響。這段歷史表明了:歐洲人仰賴中國人對亞洲的知識,並不亞於中國人倚賴歐洲人對世界的認識。今日我們所知道的世界地圖,正是在這種相互作用下,於焉誕生。
contents
目錄
郭廷以學術講座緣起
序
第一部分——南京:從中國描繪世界
1 一副來自南京的地圖
2 作爲地圖繪製主題的中國和世界
3 全圖
4 南京的地圖製作者
5 1644年之後的「全圖」
第二部分——倫敦:從世界描繪中國
1 倫敦的一幅地圖
2 從遠方描繪中國
3 中國地圖在歐洲:第一階段
4 中國地圖在歐洲:第二階段(利瑪竇以後)
5 中國地圖在歐洲:第三階段(康熙以後)
6 結合兩段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