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憂鬱

豆瓣
台灣的憂鬱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9578660830
作者: 黎湘萍
出版社: 人間出版社
发行时间: 2004 -2
丛书: 台灣新文學史論叢刊
装订: 平装
价格: NT$ 300

/ 10

0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黎湘萍   

简介

這本獨排眾議的陳映真論,以「最後的烏托邦主義」概括其寫作意義,以「台灣的憂鬱」論其詩意的敘述,以「異端」寫作界定其理性話語,並從中外文學「母題」與「間文性」分析其文學遺產,從而形塑了陳映真荒蕪的曠野和深沉的孤獨…

contents

陳映真 序
黎湘萍 台灣版序
何西來 序
導 言 超越壓抑:台灣寫作總論
一、平民權利與自由的象徵:「寫」或「敘述」
二、在「自由」尚未實現之間徘徊:「苦惱意識」
三、「苦惱意識」的轉移:三種寫作形式
四、臺灣自由意識的發展:壓抑機制下的文學寫作
第一篇 苦難之詩意表達與理性話語
第一章 「最後的烏托邦主義」──論陳映真寫作的意義
一、小說藝術家乎?異端份子乎
二、「藝術叛徒」:語言與敘述學特點
三、另一種政治寫作:關於陳映真作品的評論
第二章 台灣的憂鬱──論陳映真的詩意敘述
一、苦難的象徵
二、受難者的「問題」飄移:從早期的壓抑到後期的批判
第三章 「異端」寫作的策略──論陳映真的理性話語
一、權力關係與敘述策略
二、旁白與詮釋
小結:詩與思的語言風格
第二篇 苦難之傳統母體與台灣形態
第四章 沉重的遺產──論中外文學對陳映真文本的滲透
一、「母題」與「間文性」的意義:社會‧心理‧文學
二、魯迅的靈魂
三、契訶夫的血肉
四、芥川龍之介等人的氣質
第五章 孤獨的橡樹──論陳映真的台灣性格
一、大地之子:歷史視野中的陳映真
二、「約伯」的疑問:時代風雨中的陳映真
三、當代「堂吉訶德」的使命:尋找民主時代的靈魂
小結:陳映真的獨創性
後 記
附 錄
黎湘萍:《被拋入歷史的人們》235
黎湘萍:《歷史清理與人性反省:陳映真近作的價值》
趙園:《一個“知識人”對另一個“知識人”的解讀》
陳映真寫作年表
主要參考書目

其它版本 (1)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