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内文外

豆瓣
文内文外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547312858
作者: 劳悦强
译者: 陈恒 等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发行时间: 2021 -4
装订: 精装
价格: 88.00元
页数: 372

/ 10

0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中国思想史中的经典诠释

劳悦强    译者: 陈恒 等

简介

本书由十个篇目组成,讲述了文内与文外的含义与联系。“文内”“文外”指的是文本与文本以外的所有外缘因素之间的关系,但文内、文外两种诠释往往互相交缠,甚至融和一体,难以区分。文本有其内在意义,独立于产生文本的外缘因素,文外则当然包括读者本人,但同时也兼指产生文本的外缘因素以及有关读者本身的种种历史文化外缘,其中思想史的脉络尤为关键。因此,读者不能随意诠释文本,尽管所谓内在意义仍然受到产生文本本身的外缘情境包括作者之主体性以及其所置身之思想史脉络的制约。

contents

自序
甲、通义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朋”字的一个思想史考察——以《论语》注释为例
乙、文内之诠释
第三章 以明乎?已明乎?——释《庄子》的“明”义
第四章 本义的追求——朱熹论《论语》“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章
丙、文化史中的文外诠释
第五章 借题发挥——从《注维摩诘经》看中古佛教讲经
第六章 说经注我——从无名氏《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注》看道教讲经
第七章 儒门公案——蕅益智旭的《论语点睛》
第八章 攻乎异端——刘宝楠父子对朱熹的爱恨情结
丁、思想史中的文外诠释
第九章 何晏、王弼“道不可体”说的思想史背景
第十章 《论语》“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章——汉至宋的诠释演变
第十一章 温故知新——孔子之川流不舍与朱熹之川流不息
引用书目

其它版本 (1)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