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斐逊传
豆瓣
美国的斯芬克斯
(美) 约瑟夫·J.埃利斯 译者: 杨彬 / 卢晶
简介
托马斯•杰斐逊,美国《独立宣言》的作者,美国第三任总统,美国精神的立法人。《独立宣言》中,他写下了美国革命最响亮的几个字:人人生而平等。杰斐逊代表了很多美国人世世代代解读、宣扬的美国理想——天赋人权、个人自由、最小政府、古典自由主义,乃至美国的民主文化和美国梦。在众位美国国父中,杰斐逊是与众不同的理想主义者,他近乎天真的理念既定义了美国,却也为美国带来了种种争议或灾难。
“托马斯•杰斐逊还活着”——这是约翰•亚当斯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作者埃利斯认为,时至今日,杰斐逊的精神依然活着。杰斐逊曾被富兰克林•罗斯福誉为“自由的使徒”,是美国对抗法西斯暴政的精神指引;冷战期间,美国用来对抗苏联的意识形态武器,也可以上溯到杰斐逊那里。
与此同时,很多美国人认为杰斐逊是彻头彻尾的伪君子。作为一名政客他过分天真、心口不一、玩弄权术。他倡导平等自由,却纵容奴隶制,终其一生都是个奢侈无度的奴隶主;把联邦党人的建设性举措诬为君主制的复辟,并在担任总统后大举清算联邦党人……人们绝不缺少仇恨杰斐逊的理由。
这就是人们眼中的杰斐逊,一半是圣人、一半是野兽。他是美国的斯芬克斯。《杰斐逊传》选取杰斐逊一生中的五个关键时段,深入杰斐逊神秘、难解的内心,并且透过杰斐逊美国革命遗产和国家精神内在的多样与紧张。
contents
前言与致谢
-
序 幕 杰斐逊热:美国,1992—1993
第一章 费 城:1775—1776
第二章 巴 黎:1784—1789
第三章 蒙蒂塞洛:1794—1797
第四章 华盛顿特区:1801—1804
第五章 蒙蒂塞洛:1816—1826
尾 声 幻想的未来
-
附 录 关于萨莉·海明斯丑闻
注 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