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生物學

豆瓣
社會生物學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9866723858
作者: 威爾森 (Edward O. Wilson)
译者: 薛絢
出版社: 左岸文化
发行时间: 2013 -4
丛书: 社會生物學——新綜合理論
装订: 平装
价格: NT$350
页数: 320

/ 10

0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新綜合理論 2 動物的通訊模式

Sociobiology: The New Synthesis

威爾森 (Edward O. Wilson)    译者: 薛絢

简介

人類的爭鬥行為是演化適應的結果嗎?
從生物學的角度看,當然應該是。
我們很難相信,爭鬥行為這麼普遍存在又容易引發的特性,
在人類這個物種身上,竟然與個體存活及繁殖無關。
當然,公開表露爭鬥性,並不受大多數人類文化所鼓勵。
但是,在某些情況下,
例如食物不足且人口密度高的時候,爭鬥行為就是一種可行的策略。
人要學會的教訓是:個人的快樂在其中無甚關係。
適應性高、卻不快樂,是可能的。
我們若想減少自己的爭鬥行為,
就應該把社會系統設計成不適合爭鬥行為,使爭鬥行為的適應性降低。

contents

第六章 群體大小、繁殖、時間能量預算
決定群體規模的因子∕可調整的群體規模∕社會增殖與重組∕時間與能量的預算
第七章 社會行為的發展與修改
用演化的改變追蹤環境∕生物體反應的等級分層∕藉形態建成的改變來追蹤環境∕母親經驗的非遺傳性傳遞∕激素與行為∕學習∕社會化∕遊戲∕傳統、文化、發明∕使用工具
第八章 通訊:基本原理
人類的通訊與動物的通訊∕離散的訊號與梯度的訊號∕對比原理∕訊號特殊性∕訊號節約∕訊息增多∕計算通訊∕資訊分析的陷阱∕冗贅
第九章 通訊:功能與複雜的系統
通訊的功能∕訊號功能的高等分類法∕複雜的系統
第十章 通訊:起源與演化
知覺途徑∕知覺管道的演化競爭
第十一章 侵犯與爭鬥
爭鬥行為與競爭∕競爭機制∕爭鬥行為的限度∕爭鬥行為的直接原因∕人類的爭鬥行為
第十二章 社會空間分配與領域
個體距離∕「典型」的領域動物∕領域概念的發展史∕領域的多重樣貌∕領域演化的理論∕領域的特殊屬性∕領域與族群調節∕物種之間的領域性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