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思录集解
豆瓣
[南宋] 朱熹、[南宋] 吕祖谦 编撰 / [南宋] 叶采 集解 …
简介
《近思录》在历史上一直被奉为理学入门要籍,被誉为“圣学之阶梯”。书成至今八百余年间,传刻、注释、续编、仿编等各种整理形式的文本众多,其中尤以南宋叶采所作《近思录集解》最为重要。叶采《近思录集解》所拟纲目,成为后世《近思录》续编、仿编者所倚重的范式,几为诸家所宗。《集解》一书后世不断翻刻再造,成为南宋后期,元、明、清时期士子进升理学的重要入门津梁。其传本之多、种类之繁,几乎替代《近思录》原书而行传播程朱思想之实,成为《近思录》文献中的中流砥柱。从现存文献资料考察,《集解》也是众多注本中流布最广的,历史上曾广泛流布于朝鲜半岛、日本、美、欧等国家和地区。
《近思录》由南宋朱熹和吕祖谦选取北宋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四人语录共622条,分类编辑而成。南宋叶采为《近思录》各卷创建纲目和提要,成《近思录集解》,使得原书体例更形明晰完备,理学思想的表达更趋明朗,是《近思录》系列文献中影响最为深远的一种。
叶采《近思录集解》国内现存版本多达三十余种。本次点校,以台北故宫藏元刊本为底本,以《续修四库全书》收录的元刻明修本和清康熙年间邵仁泓重订本为主要对校本,同时参校明代前期刻本叶采《集解》(简称“明刊本”)、南宋刻本杨伯嵒《泳斋近思录衍注》(简称“杨本”)、清嘉庆年间江永《近思录集注》(简称“江本”),且对叶采集解本中的疑难字句,引历代《近思录》注本中的相关文字注释于当叶之左。
叶采《集解》校点本后,另附明嘉靖年间贾世祥刻本《近思录》(白文)、历代刊钞叶采《近思录集解》之序跋,以便读者全面认知《近思录》及叶氏注本。
contents
校点说明
近思录集解序
近思录集解目录
近思录群书姓氏
近思录前引
近思录后引
进近思录表
卷一 道体
卷二 论学
卷三 致知
卷四 存养
卷五 克治
卷六 家道
卷七 出处
卷八 治体
卷九 治法
卷十 政事
卷十一 教学
卷十二 警戒
卷十三 辨异端
卷十四 观圣贤
附录一 近思录明嘉靖六年贾世祥刊本
附录二 历代刊钞叶采近思录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