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醒狮的历史、文化与技艺
豆瓣
谢中元 / 黎念忠
简介
南狮,又称醒狮,发源于广东南海并传承至今,主要集聚于粤、桂、港、澳、台及东南亚一带,在欧美华人社区亦有一定分布。其外究形体规范,内求精神传意,世代相传,经久不衰,在中国狮舞体系中极具代表性。醒狮以南海县佛山镇的大头狮为正宗,其外形与唐初神陵的石狮相像。传统醒狮取自三国演义故事,分为刘备狮、关公狮、张飞狮等,颜色一般以黄、红、黑等为主,以南拳功架为根底,透露出强烈的英雄崇拜色彩。醒狮重在演绎“采青”程式,充满了戏剧性、趣味性和技巧性。近四十年来,南海积极推动醒狮的传承与发展,积淀了较为成熟的经验范式。
contents
第一章 南海醒狮的渊源流变
第一节 追根溯源
第二节 依存环境
第三节 与时俱进
第四节 广传远播
第二章 南海醒狮的多维价值
第一节 民俗价值
第二节 艺术价值
第三节 体育价值
第四节 经济价值
第五节 社会价值
第三章 南海醒狮的传承习得
第一节 寓武于舞
第二节 传人辈出
第三节 馆团迭现
第四节 习得训练
第四章 南海醒狮的造型工艺
第一节 狮头意蕴
第二节 扎作工艺
第五章 南海醒狮的表演艺术
第一节 演绎狮之百态
第二节 表现采青技艺
第三节 鼓乐自成体系
第六章 南海醒狮的礼俗蕴藉
第一节 点睛成俗
第二节 礼仪惯例
第三节 醒狮盛会
第七章 南海醒狮的技术动作
第一节 基本技术
第二节 难度动作
第三节 套路编排
第八章 南海醒狮的传统套路
第一节 蛇青
第二节 五行阵
第三节 狮子出洞
第四节 年年有余
第五节 七星伴月
第六节 八仙贺寿
第七节 睡佛采灵芝
第八节 桥青
第九节 金玉满堂
第十节 水底捞月
第十一节 蟹青
第九章 南海醒狮的发展思考
第一节 规则衍变及影响
第二节 持续保护的效应
第三节 发展方向之前瞻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