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消费者
豆瓣
La Fabrique du Consommateur:Une histoire de la société marchande
[法] 安东尼·加卢佐 译者: 马雅
简介
为什么我们无法停止买买买,买得越多反而越不快乐?
消费者不是天生的,而是被人为「制造」出来的
王宁、马凌、田丰、严飞、杨早、李钧鹏、陈英、李三达、祝羽捷 诚意推荐
————
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的身份既不是继承的,也不是规定的,人们可以通过消费来“发明”自己的身份。——安东尼·加卢佐
消费主义就是创造你根本不需要的东西,然后让你渴望得到它。——齐格蒙特·鲍曼
————
☆消费社会学入门口碑名作,讲透消费社会200年发展历程
——从自给自足时代到买买买时代,人类社会经历了怎样的转变?消费主义又是怎样渗透人们的生活与思想,并重塑现代社会的面貌?
☆打破“消费自由”的假象,揭露消费主义对现代人生活的全方位掌控
——当我们用钱换产品、用产品换幸福,将买买买当作自我实现的方式,究竟是我们占有了商品,还是商品奴役着我们?
☆呈现消费主义与女性的相互关系,提供解读女性发展历程的新视角
——消费主义发展史,是一部女性觉醒与进步的历史,更是一部女性被引诱、俘获和利用的历史。
————
《制造消费者》是一部消费社会学入门读物,也是一部消费主义简史。本书从18、19世纪商品经济发轫的欧洲入手,展现了消费社会两百年的演进与变革,以及消费主义从诞生到发展,再到占领世界每一寸角落的历程。
本书以丰富的史料、贴近生活的案例、精准而克制的论述,揭开消费主义的迷雾——在崇尚“消费自由”“个性解放”的现代社会,资本、广告与媒体彼此合谋,利用人的恐惧与渴望、认同与偏见,隐秘地掌控着我们的生活与思想;商品成了定义自我的核心工具,购物成了通往幸福的必经之路,我们也在不知不觉中被改造成消费的机器。
————
这本书是我看过关于消费社会最好的书籍之一。——东南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王宁
最好的消费社会理论入门书,马克思、凡勃伦、鲍德里亚等人的精髓尽在其中而又不显生硬,兼顾历史梳理与观点铺陈。——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 马凌
本书考证详细、引人入胜,为我们提供了认识消费社会历史的窗口。——法国《解放报》
安东尼·加卢佐的文字虽然充满雄心,但又非常容易理解。正如他所说的,消费并不是从始至今都像今天这样占据人们生活的中心位置。这本书探讨了社会在不到两个世纪的时间里向“消费社会”发展的过程。——法国经济月刊《经济新解》
contents
前言
第一章 商品的降生:市场的形成和商品拜物教
速度战胜了距离
商品带来了幻觉
品牌让产品重生
第二章 商品大观:百货商店和逛街
城市化和百货商店的出现
商店陈设的技巧
“逛街”概念的兴起
一门“让人上头”的学科
第三章 商品动力学:“同与不同”概念下的矩阵传播
资产阶级物质文化及其重要功能
符号价值以及同与不同的张力
附庸风雅者、丹迪主义者和波西米亚艺术家:原始消费者的三种形象
商品的潮起潮落
第四章 商品的幻影:图像在日常生活中的入侵和扩散
从精神自足到理想社群
从商店到杂志
从动态影像到白日梦
从图像投影到“自我项目”
第五章 消费心态:商品化带来的心理变化
集体秩序和集体精神
年轻人的出逃
消费心态及其成功因素
欲望的正常化
卷土重来的束缚
第六章 社会工程:意识管理与商业秩序合法化
操纵人群,建立受众
用公关来讲故事
和平时期的公关宣传
第七章 符号工程:广告的力量与弱点
大规模催眠的幻想
广告或联想的艺术
资本现实主义及其作用
第八章 家庭中的消费主义:封闭的住宅与消费分工
家的变化
母亲——全家的消费总管
孩子——家庭幸福的证据和指南针
第九章 新消费精神:漫长的60年代和市场的重振
青年文化与从众焦虑
压抑与自我探寻之间的斗争
对成规的反抗带来经济价值
新消费精神的广告语言代谢
第十章 超级消费者:呈指数增长的未来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