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教程(下卷)

豆瓣
哲学史教程(下卷)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100023436
作者: 文德尔班
译者: 罗达仁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发行时间: 1997 -2
丛书: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精装)
装订: 平装
价格: 23.40元
页数: 523

/ 10

2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特别关于哲学问题和哲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

Lehrbuch der Geschichte der Philosphie

文德尔班    译者: 罗达仁

简介

《哲学史教程》(下)(精装)的开头篇章在两年前就发表了。经过多次令人不快的延误和干扰之后,此书终于完成,与读者见面了。正如甚至连这种阐述的外部形式也表明的那样,着重点就放在从哲学的观点看最有份量的东西的发展上,即放在问题和概念的历史上。我的主要目的就是将这发展理解为连贯的、相互关联的整体。我们关于宇宙和人生的理论产生于各种思想路线,而这些思想路线在历史上的相互交织便是我研究的特定的对象。我确信这个问题要得到解决不能靠先天的逻辑结构,而只能靠对事实作全面的、毫无偏见的调查研究。如果说,在此书的阐述中,看起来古代部分占去了全书相当大的篇幅,这是基于这种信念:如对人类理智的现实作历史性的了解,那么,用希腊精神从自然界和人生的具体现实中所获得的种种概念来陶冶锻炼,就要比自此以后所有人们思考过的东西更为重要——康德哲学除外。任务这样确定了,就必须割爱;关于这点,没有人比我更为难过了。对哲学的历史发展作纯粹主题的处理,就不容许对哲学家的品格作同他们的真实价值相称的深刻描述。这只有当在概念的结合和转化过程中他们的品格可以作为原因因素而起积极作用时才可能触及。为了有利于更好地深入洞察心灵发展过程内在联系的必然性,在此不得不牺牲推动哲学发展的伟大人物的个人风格中的艺术魅力,不得不牺牲赋予学术讲演以及赋予哲学史更广泛的阐述的特殊技巧的艺术魅力。

contents

第四篇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
导言
第一章人文主义时期
第二十八节传统理论之间的斗争
第二十九节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
第二章自然科学时期
第三十节方法问题
第三十一节实体和因果关系
第三十二节天赋人权
第五篇启蒙运动时期的哲学
导言
第一章理论问题
第三十三节天赋观念
第三十四节对外部世界的认识
第三十五节自然宗教
第二章实践问题
第三十六节道德原则
第三十七节文化问题
第六篇德国哲学
导言
第一章康德的理性批判
第三十八节认识对象
第三十九节直言律令
第四十节自然的目的性
第二章唯心主义的发展
第四十一节物自体
第四十二节理性体系
第四十三节非理性的形而上学
第七篇十九世纪哲学
导言
第四十四节关于灵魂之争
第四十五节自然和历史
第四十六节价值问题
人名索引
主题索引

其它版本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