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病理学视野中的高校素质教育研究

豆瓣
教育病理学视野中的高校素质教育研究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811255041
作者: 聂法良
发行时间: 2012 -8
价格: 25.00元
页数: 167

/ 10

0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聂法良   

简介

聂法良所著的《教育病理学视野中的高校素质教育研究》是对我国高校素质教育实施问题进行的理论探讨、实证分析和专题研究。
在梳理了前人关于教育病理学理论与实践成就的基础上,运用其对教育反向研究的工具和视角,以辩证唯物主义作为本研究的哲学方法论,以社会学分析中的集体主义为主作为本研究范式,采用调查法、文献法、因果分析法等具体研究方法,对高校素质教育实施中的病理性症状、致病因素、治理对策进行了系统分析。最后形成了既有逻辑分析,实证分析,又有操作措施、案例支持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成果。
一、建立在调查基础上,提出了当前高校素质教育实施中的病理性症状
在目标实现职能上,素质教育实施存在教育浪费;在自我维持职能上,素质教育实施存在教育冲突;在对外关系上,素质教育实施存在教育滞后;在对内关系上,素质教育实施存在教育差别。并指出了这些病理性症状存在对国家、社会和个人的危害。
二、对高校素质教育实施中的病理性症状进行了深入的病理分析
对高校素质教育实施中的病理性症状进行了深入的病理分析,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致病因素既有教育外部因素,又有教育内部因素,并且是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教育外部致病因素主要有:功利性观念因素、制度供给不足因素、政策制度执行不力因素;
教育内部致病因素主要有:教育结构失衡、教育目的偏移、教育实践阻隔、教师素质影响;
内外因素导致素质教育的实施中存在教育外部与内部张力、国家对素质教育的要求与家长对升学率的需求之间的张力、学校法人即期利益与整体长远利益之间的张力等,一次次穿透素质教育科学实施的缓冲器,转向应试教育,导致应试教育积重难返,素质教育实施病理性症状出现。
三、对当前高校素质教育实施中学生素质培养的基本内容进行了探讨
从知识经济时代的基本特征入手,探讨了高校实施素质教育是迎接知识经济时代到来的需要。建构了面向知识经济时代高校大学生需具备的基本素质:富有时代感的政治道德意识素质,富有创新性的文化科学技术素质,富有竞争性的身体心理素质。
四、从理论层面、制度层面、操作层面提出了素质教育实施中存在问题的治理对策
理论层面实现从新古典主义发展理论到和谐发展理论的转变,在发展的价值定向方面,强调素质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在发展的对象定位方面,强调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全面性原则;在发展的过程特性方面,强调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协调、持续性原则。
在制度层面加强素质教育制度的有效供给,通过稳步推进高校招生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有利于素质教育实施的招生考试制度;积极完善细化素质教育相关制度,对有关重要条目做出明晰的规定,充实素质教育制度的内容;加强素质教育制度的绝对供给,通过建立信息沟通机制、社会责任机制、经费分担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建立推进素质教育的刚性评价制度、素质教育相关的责任追究制度、师生的闲暇教育制度,完善素质教育制度体系。
在操作层面应政府重视,作为工作主题;转变教育观念,不断采用适宜的工具,进行素质教育流程再造,加强有关角色人员的培养等,推进执行以执行求实效。并例举了青岛科技大学在推进素质教育方面的具体做法。
《教育病理学视野中的高校素质教育研究》以笔者硕士论文为基础,又以新的体系进行了充实提高,期望对素质教育的理论有所贡献,对大学生参与素质教育以及高校开展素质教育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