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的哲学

豆瓣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305212734
作者: [日] 广松涉
译者: 邓习议
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发行时间: 2019 -5
丛书: 当代学术棱镜译丛
装订: 平装
价格: 88元
页数: 544

/ 10

2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マルクス主義の哲学

[日] 广松涉    译者: 邓习议

简介

日本著名哲学家广松涉的力作《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过程》《马克思主义的地平》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从什么时候开始”及“具有怎样的构图”两大问题展开,被学界称作“马克思主义三部曲”。本书内容为三部曲的后两部,旨在勾勒马克思主义如何全面chao越“人文主义VS 科学主义”的近代哲学的地平,构筑“能知—能动”与“所知—所动”相统一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地平,立足“历史—之中—存在”的人的视域,透析由原始物神崇拜所衍生的将“关系”看作“物”的“物象化”;从辩证法、异化论、国家论和历史论的维度,梳理马克思主义与黑格尔的继承关系,批判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的既有理论,立体地呈现马克思主义具有的构图。

contents

Ⅰ马克思主义的地平
3 / 学术文库版序言
5 / 序言
第一部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地平
9 / 第一章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唯物论
46 / 第二章 chao越“近代”思想地平的结构
第二部 马克思主义与人的问题
81 / 第三章 唯物史观中的人的问题
118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与“存在”问题
第三部 马克思主义与自由的问题
133 / 第五章 历史规律与个人自由
169 / 第六章 唯物史观与阶级斗争史观
第四部 马克思主义与“物象化”论
186 / 第七章 《资本论》的“物象化”论
196 / 第八章 从“异化论”到“物象化论”
附论 马克思主义研究的视角
219 / 附论Ⅰ 马克思主义的地平与物象化论
230 / 附论Ⅱ 为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249 / 追记 对良知力的批评的回应
255 / 后记 写在第十次印刷之际
Ⅱ马克思主义的理路:从黑格尔到马克思
259 / 新版序言
262 / 代序言
第一部 辩证法的存在观与逻辑
267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理路
305 / 第二章 上升法的存在论认识论的地平
第二部 黑格尔与马克思的连环
337 / 第三章 异化论的逻辑的问题机制
366 / 第四章 黑格尔的社会思想与马克思
第三部 国家—社会与历史规律的存在
399 / 第五章 “市民社会—国家体制”的视角
419 / 第六章 历史规律存在的问题论机制
435 / 附论一 为了近代理性主义的历史相对化
444 / 附论二 全体主义意识形态的陷阱
472 / 名词索引
488 / 译后记 广松哲学与关系思维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