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与政治之间

豆瓣
学术与政治之间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561766309
作者: 徐复观
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发行时间: 2009 -11
装订: 平装16
价格: 32.00元
页数: 276

/ 10

0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徐复观   

简介

本书收集了徐复观赴台创办《民主杂志》后写下的宣传民主政治,抨击专制政治的文章。本书是关于研究的专著,书中具体包括了:《理与势——自由中国的信念(存目)》、《论组织(存目)》、《学术与政治之间》、《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性格及其历史的命运》、《荀子政治思想的解析》、《是谁击溃了中国社会反共的力量(存目)》、《从平剧与歌舞伎座看中日两国民族性》、《从现实中守住人类平等自由的理想》、《为生民立命》、《向日本人士的诤言》等文章。
新版自序
港版《学术与政治之间》自序
自序
再版序
自序
论政治的主流(存目)
文化精神与军事精神
我们信赖民主主义(存目)
中国政治问题的两个层次(存目)
儒家政治思想的构造及其转进
与程天放先生谈道德教育
谁赋《豳风·七月》篇
怀古与开来
文化的中与西
政治与人生
中国的治道
附录:治乱的关键(殷海光)(存目)
理与势——自由中国的信念(存目)
论组织(存目)
学术与政治之间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性格及其历史的命运
荀子政治思想的解析
东方的忧郁(存目)
儒家在修己与治人上的区别及其意义
附录:评《学术与政治之间》甲集(程沧波)(存目)
是谁击溃了中国社会反共的力量(存目)
从平剧与歌舞伎座看中日两国民族性
从现实中守住人类平等自由的理想
为生民立命
向日本人士的诤言
中国自由社会的创发
释《论语》“民无信不立”
释《论语》的“仁”
政治上的识与量
儒家对中国历史命运挣扎之一例
《中庸》的地位问题”
斯大林对人类的伟大启示(存目)
三十年来中国的文化思想问题
有关中国思想史中一个基题的考察
为什么要反对自由主义(存目)
两篇难懂的文章
悲愤的抗义(存目)
国史中人君尊严问题的商讨
答毛子水先生的《再论考据与义理》
历史文化与自由民主——对于辱骂我们者的答复(存目)
考据与义理之争的插曲

contents

新版自序
港版《学术与政治之间》自序
自序
再版序
自序
论政治的主流(存目)
文化精神与军事精神
我们信赖民主主义(存目)
中国政治问题的两个层次(存目)
儒家政治思想的构造及其转进
与程天放先生谈道德教育
谁赋《豳风·七月》篇
怀古与开来
文化的中与西
政治与人生
中国的治道
附录:治乱的关键(殷海光)(存目)
理与势——自由中国的信念(存目)
论组织(存目)
学术与政治之间
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性格及其历史的命运
荀子政治思想的解析
东方的忧郁(存目)
儒家在修己与治人上的区别及其意义
附录:评《学术与政治之间》甲集(程沧波)(存目)
是谁击溃了中国社会反共的力量(存目)
从平剧与歌舞伎座看中日两国民族性
从现实中守住人类平等自由的理想
为生民立命
向日本人士的诤言
中国自由社会的创发
释《论语》“民无信不立”
释《论语》的“仁”
政治上的识与量
儒家对中国历史命运挣扎之一例
《中庸》的地位问题”
斯大林对人类的伟大启示(存目)
三十年来中国的文化思想问题
有关中国思想史中一个基题的考察
为什么要反对自由主义(存目)
两篇难懂的文章
悲愤的抗义(存目)
国史中人君尊严问题的商讨
答毛子水先生的《再论考据与义理》
历史文化与自由民主——对于辱骂我们者的答复(存目)
考据与义理之争的插曲

其它版本
短评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