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哲学对话:不同而相通

豆瓣
中西哲学对话:不同而相通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547316016
作者: 张世英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丛书: 比较哲学翻译与研究丛书
装订: 精装
价格: 89.00
页数: 500

/ 10

0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张世英   

简介

宇宙这一“万有相通”的网络整体中的每一个交叉点(每一事、一物、一人),都既有其当前呈现的状态,又有其背后作无穷尽的联系为背景。用中国美学的语言来说,前者叫做“秀”,后者叫做“隐”;用西方哲学的语言来说,前者叫做“在场的东西”,后者叫做“不在场的东西”(海德格尔称前者为“显现”,后者为“隐蔽”)。是后者构成前者、形成前者、成就前者;后者是前者之源、之母。宇宙间的任何一事、一物、一人,皆是“在场”与“不在场”的统一,“显”与“隐”的融合。

contents

目 录
第一编 哲学本体论与认识论
第一章 哲学的含义
第二章 人生在世的两种“在世结构”——“主二分”与“天人合一”
第三章 两种超越:纵向超越与横向超越 两种目标:相同与相通
第四章 两种真理观:符合说与去蔽说
第五章 论境界
第六章 超越自我
第七章 超越之路
第二编 审美观
第八章 审美意识的在世结构:人与世界的融合
第九章 典型说与显隐说
第十章 两种哲学,两种语言观
第十—章 语言的诗性与诗的语言
第十二章 生活的艺术化与艺术的神圣性
第十三章 美在自由
第十四章 哲学之美―—从西方后现代艺术谈起
第三编 伦理观
第十五章 人与世界的两重性
第十六章 人类中心论与民胞物与说
第十七章 建立道德律的方式:对话与独白
第十八章 知行问题的道德含义与认识论含义
第十九章 道德与宗教一为道德寻找一种无神论的宗教根据
第二十章 基督教与道德一一我们的道德意识可以从基督教那里吸取点什么?
第四编 自我观
第二十一章 中西传统哲学的形成及其对文化的影 响——两种实现自我的方式,两种文化*
第二十二章 个体性自我显现的历程:中国与西方
第二十三章 西方美学思想与自我
第二十四章 中国古典美学思想与自我
第五编 哲学发展的历程
第二十五章 西方哲学发展的历程
第二十六章 中国哲学发展的历程
第二十七章 西方的“船坚炮利”对“东方睡狮”的震撼——西学的第二次输入
结语
“ 学做人”与“仰望星空”
附录
做一个有诗意的自由人——2018年在第24届世界哲学大会上的发言
人名索引
书名索引
名词索引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