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思想与制度

豆瓣
中国的思想与制度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501232086
作者: (美)费正清 编
译者: 郭晓兵等译
出版社: 世界知识出版社
发行时间: 2008 -1
丛书: 费正清文集
价格: 30.00元
页数: 489

/ 10

1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美)费正清 编    译者: 郭晓兵等译

简介

本书由费正清主编,由美国远东协会中罔思想文化研究会召集十几位汉学专家分别撰述而成。由于各位作者都是各自研究领域的权威学者,使本书成为一部在当时富有创见且影响深远的著作。全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国家的权力运用和思想流派之间的联系。笫二部分探讨的是在中国传统社会秩序中思想所扮演的角包,尤其是那些影响官僚阶级的思想,这些论文的覆盖面很广,诸如:研究诸子百家的思想渊源;界定关键术语;描述、评价一些思想观念的发展历程;讨论价值观念的沿革;记述学术取向的变迁;分析外来观点在中国的发展,等等。这是一
部影响美国几代汉学家和公众对古中国的研究和阅读取向的专著,被誉为西方对中国文化与制度进行比较研究的代表作。

contents

前言
引言:方法和内容(费正清)
中国知识史初探(史华慈)
历史年表
【第一部分】国家权力运用中思想的作用
中国汉代天文学及天文学家的政治职能(埃博哈德)
隋朝意识形态的形成(581-604年)(芮沃寿)
宋初改革家:范仲淹(刘子健)
晚明东林运动(贺凯)
从17世纪看中国君主专制与儒家理想(狄百瑞)
条约下的共治(费正清)
【第二部分】社会秩序中的思想与官僚
中国阶级结构及其意识形态(瞿同祖)
中国科举制中的地区、家庭与个人(柯睿格)
儒家思想与中国宗教的相互作用关系(杨庆堃)
“报”作为中国社会关系基础的思想(杨联陞)
士不遇:对一种类型的“赋”的注解(卫德明)
明朝和清朝早期社会的士大夫理想:绘画中的表现(列文森)
注释
索引
校订后记

其它版本 (1)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