昂贵的和平
豆瓣
中国马关议和研究
吉辰
简介
本书以详实史料与生动叙事重构了甲午战争后《马关条约》的议和全貌。作为国内首部全面研究马关议和的专著,作者通过中、日、英等多国档案与稀见文献,揭示了从清政府透露和意到烟台换约的完整历史链条。书中不仅呈现了李鸿章三渡东洋、春帆楼谈判等关键场景,更以“李鸿章遇刺事件”为切入点,剖析了刺杀行动如何成为日方拖延谈判的筹码,以及中方因电报密码未改导致的情报泄露危机。
作者以“微观史”笔法还原历史细节:德璀琳东渡的失败折射出清廷对国际法的认知缺陷,广岛拒使事件暴露了日本对“全权证书”的严苛把控,而条约草案中“以中国与泰西各国现行约章为本”的条款,则暗藏日本借西方体系侵蚀中国主权的野心。书中对日本外务省未刊档案《日清媾和条约案并其理由》的发掘,首次披露了日方在条约谈判中的战略预判。
不同于传统宏大叙事,本书以“外交博弈”为棱镜,折射出晚清政治生态的深层矛盾:中枢决策的摇摆、督抚大员的掣肘、外交人才的匮乏,共同构成了条约签订的“昂贵代价”。作者在严谨考据中融入反思,指出清廷对国际规则的陌生与内耗,恰是导致“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悲剧的根源。这部兼具学术深度与可读性的著作,不仅为马关议和研究提供了新范式,更以史为鉴,警示后人:真正的和平,从不是妥协的产物,而是实力的博弈。
contents
引言
第一章 树欲静,风不止
第二章 难产的议和
一、清政府透露和意
二、恭王出山与列强调停
三、和战两派的论调
四、调停的继续与失败
小结
第三章 三渡东洋
一、德璀琳东渡
二、张荫桓、邵友濂出使
三、李鸿章奉使
小结
第四章 狮子口是怎样张开的
一、日本各界的议和意见
二、媾和条约先例的影响
三、条约草案的演化过程
小结
第五章 波谲云诡春帆楼
一、初期谈判
二、李鸿章遇刺与中日停战
三、议和条件的公布
四、条约的最后谈判与签订
小结
第六章 起而复平的余波
一、条约批准的历程
二、条约的交换
三、保台的努力与失败
小结
第七章 昂贵的和平
附录一:大事记
附录二:《日清媾和条约案并其理由》
征引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