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计过程中的农民行动逻辑

豆瓣
生计过程中的农民行动逻辑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520140812
作者: 侯婧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发行时间: 2019 -1
装订: 平装
价格: 69.00元

/ 10

0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侯婧   

简介

本研究以河北省为个案,采用访谈、参与式观察等方法,以农民的生计过程为载体,对农民在日常生活中的行动特征、逻辑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研究试图通过窥视社区中农民的生计社会,说明中国农民生计过程中行动特征和逻辑的重要层面。
第一部分,探讨了在研究农民生计过程中,农民的研究单位的问题。在以家庭为细胞的乡土社会中,成员个人的决策无疑受到家庭决策的影响和控制。农民个体的行动自然的镶嵌于家庭的行动之中而被模糊化,而整个农户的行为在生计过程中更加凸显。
第二部分,农民作为生计行动的主体,在生计过程中,其行动具有共同性,表现在由农民知识体系和社区特定的文化构建而成的具有共享特征的认知体系。自然资源、社会资源、市场资源等都对农民的生计选择产生各种影响。
第三部分,农民行为与决策具有内生性,需求不同,所处的层次不同,其行为与决策过程就会有差异;“安全第一”和“追求利润”的特征分别适用于徘徊在生存边缘的农民和经济状况较好的农民。具有探索创新型、风险规避型、劳苦规避型、试错型、从众型、顽固型、惯习型等特征的农民是乡村生活中农民行动者的典型。
通过以上的描述和分析,本研究对生计过程中农民呈现出来的特点和逻辑进行了分析讨论。

contents

第一章 引 言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第四节 研究内容及框架
第五节 研究方法
第六节 论文框架说明
第七节 研究的优势与局限
第二章 调查地点背景介绍
第一节 县域、乡域概况
第二节 村庄自然资源状况
第三节 村庄中的大事件
第四节 融入社区
第三章 个体意愿、家庭行动与群体影响
第一节 模糊的个体行为,具体的家庭行为
第二节 家庭生计行动达成的可能途径
第三节“村头”效应——农民行动的重要参考
第四章 适应与调整的逻辑——面对自然的农民行动
第一节 人与自然
第二节 水资源——影响当地农民生计的首要因素
第三节 适应自然——农民调整生计的准则
第四节 生产链的延续——农民的基本考量
第五节 龙王庙:无奈于自然的另一种选择
第五章 作为“社会人”:农民行动与社会资源
第一节 外出打工过程中资源的充分利用
第二节 与村干部“套近乎”——村庄中的意外收入
第三节 差序格局的理性化:生产互助过程中资源对等
第四节 合作的可能性——几个典型事件
第六章 市场影响下的农民行动
第一节 日益增长的现金需要——农民生计行动的根本“动力”
第二节 追求市场利润过程中的农民付出
第三节 市场因素渗入后农民种植结构发生变化
第四节 从被动到主动——农民对政府介入的反应
第七章 个体特殊性——村民行动的差异
第一节 农民行动的阶段、阶层论
第二节 个体农民的行动逻辑—几个案例
第八章 结论和讨论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