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座城市

豆瓣
两座城市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536087231
作者: [波兰] 亚当·扎加耶夫斯基
译者: 李以亮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发行时间: 2018 -10
丛书: 蓝色东欧
装订: 平装
价格: 32.00
页数: 150

/ 10

3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论流亡、历史和想象力

[波兰] 亚当·扎加耶夫斯基    译者: 李以亮

简介

《两座城市》是波兰著名诗人、随笔散文家和小说家亚当·扎加耶夫斯基的散文、随笔集,带有作者一贯的哲思风格,通过对自己所见所闻的描述,以此提出对文学、历史的思考。
利沃夫这座城市在扎加耶夫斯基的作品中多次出现,一定程度代表了他的乡愁。在本书中,作者通过利沃夫和格里威策这两座城市,从虚和实两个角度想象和描述,以对周边事物的描写,展现了作者丰富的学识和冷静的思考,不同于他早期充满尖锐和愤怒的文风,而是以对现实世界的探索以达到对自我和他人的理解。
《两座城市》的书写一如扎加耶夫斯基本人,在“两座城市”里看到他敞开自我,爱亲人和朋友,在“公开的档案”和“新拉鲁斯百科小词典”里,则是一个喜欢独处,安静阅读和聆听周围声音的人。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即长篇散文《两座城市》,是对利沃夫和格里威策这两座城市的对比描述和想象展开,前者是作者的出生地,后者是他童年和少年时生活的城市。这一部分有明显的自传和回忆性质,如同一篇“成长小说”,其中,利沃夫在文中属虚写,是一个“失去的城市”,只出现在上一代人的讲述和作者的想象里;格里威策则是实写,从不同角度折射出了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后波兰社会的一般状况,特别是普通人生活的真实状况。第二部分“公开的档案”,主要讲述诗人在移居巴黎后的所见所闻,采用巧妙的反讽方式,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第三部“新拉鲁斯百科小词典”,是以影响颇大的一种法语词典之名,主要是对波兰和欧洲几位诗人和作家的精短评论,以及作者关于一些哲学和诗学问题的思考。
扎加耶夫斯基是一个具现实感和历史感的作者(诗人),他在本书中并不只有抽象的议论,而是更多地通过细节的刻画,以此表达对真理的寻求,对历史的思考,已达到对自我和他人的理解。

contents

记忆,阅读,另一种目光(总序) / 高兴
流亡·历史·想象力(中译本前言) / 李以亮

第一部分 两座城市
两座城市

第二部分 公开的档案
一个小国家写给上帝的信
春天的雷雨

第三部分 新拉鲁斯百科小词典
两本书
克拉科夫
在图书馆
诗歌未被揭示的玩世主义
身处巴黎的本质论者
看门
文学的两个缺陷
关于神秘的讲座
热忱
存在主义
世界已撕裂
中欧
我杀了希特勒
邪恶
德罗戈贝奇和世界
谋杀
主动语态
兄弟情谊
狂喜和反讽
司汤达
三种历史
读书遣时光
圣人彼得的报告
历史想象力
来自另一个世界
空虚
富于灵感的皮肤病学家
捍卫形容词
天真与经验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