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琉璃厂

豆瓣
百年琉璃厂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801704825
作者: 胡金兆
出版社: 当代中国出版社
发行时间: 2006 -8
丛书: 百年文化中国丛书
装订: 简裝本
价格: 34.00元
页数: 332

/ 10

0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胡金兆   

简介

琉璃厂是历史悠久、举世闻名、文化蕴涵丰富的宝地。近百年来,琉璃厂有很多饶有兴味、值得咀嚼的历史掌故、珍闻轶事,这里的风土人情体现了典型的北京民俗文化风貌……
本书以反映中国在20世纪变迁中的文化底蕴为主旨,通过记述文化遗存逸事、人文事迹节操、社会风俗流变,展现中国文化的深厚内涵和生生不息的深层原因。

contents

开场白
古旧书
纪晓岚挥毫题匾声遥堂 / 013
存在了70年之久的翰文斋 / 022
琉璃厂旧书业领军者:来薰阁的陈济川 / 028
从琴室而旧书铺 陈济川经营有方
重义轻财陈济川与名人学者的交往
投身社会主义改造,晚景却凄凉
邃雅斋和它的创业者董会卿 / 037
要说董会卿,先谈铜刻大家张樾丞
董会卿其人其事
董会卿晚年颇多坎坷
邃雅斋弟子王志鹏的绝技
笔录书史的通学斋孙殿起雷梦水师徒 / 052
卖书、知书、记书
孙殿起的衣钵传人雷梦水
郭纪森自述:贩书杂忆 / 060
浸淫古旧书八十载的魏广洲 / 067
松筠阁学徒出身 廿六岁自挑一摊
觅得珍本古籍无数 首推“红楼”庚辰抄本
以书会友 黄金有价书无价
古玩业
酸梅汤中滋育出大古玩铺 / 077
信远斋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早于荣宝斋的琳琅满目的“艺苑画廊”
盛难持久 衰落难免
德宝斋历史近百年 真有好货和人才 / 084
笔彩斋和赏奇斋 清朝王爷是东家 / 088
一分俩的茹古斋、大观斋人才辈出 / 095
人受一句话 佛受一炷香 尊严不能丢
因受辱赵佩斋愤而辞柜
大观斋开张就遭难却没能阻挡其成功
大观斋出好货出人才更重信义
孙秋捡漏买古墨赵佩斋万元还东家
学者型的黄家三代古玩商 / 108
举人落榜涉足古玩业
杰出的外语人才却成金石文玩专家
第三代的成就和黄家的优良家风
擅长于字画鉴定经营的“二韩” / 131
韵古斋韩少慈:人生哪有不翻跟头的
《寻访画儿韩》之源:悦古斋韩氏父子
琉璃厂古玩业的轶事与能人/ 147
张作霖、陈独秀与崇古斋的特殊关系
宝古斋古玩铺兴起前后的故事
“钟杨家”与他们的宋代哥窑文房精瓷
“捡漏”买珍宝 全在好眼力
能工巧匠修珍品 利用绝技制假货
古玩业的几代鉴定能人 / 177
新书业
新书业挺立琉璃厂40年 / 189
上海的新书业把目光盯住了琉璃厂
我的父亲与会文堂
从会文堂看新书业的经营
曾经有过两个新书业同业公会
20世纪40年代后新书业逐渐衰亡
南纸业
荣宝斋:三百多年历史 半世纪大发展 / 213
老字号濒于危困 投巨资国家施援
新生老店迈新步
笺纸制作打下基础 木版水印名作迭出
精工装裱施绝技 极度破损能复原
买卖书画事犹繁 收购精品藏国家
荣宝斋内 能人辈出
清秘阁和萃文阁以及八宝印泥 / 244
据说清秘阁与乾隆帝有着密切关系
有官家支持的清秘阁大发财源
仿制官窑瓷器 传世八宝印泥
萃文阁 魏长青 八宝印泥
笔墨乐器
琉璃厂的湖笔徽墨 碑帖琴棋 / 255
关于徽墨
关于湖笔
关于碑帖
关于乐器
关于棋子
历史风情
三所名校提高了琉璃厂的文化品位 / 273
三所名校诞生的历史背景
三所名校与高水平人才
北京现存最早的电话局在琉璃厂 / 283
琉璃厂:土地祠,中国电影的发源地 / 285
梨园人与琉璃厂的情谊 / 290
琉璃厂地区的老北京民俗风情 / 310
厂甸对琉璃厂的巨大影响
琉璃厂的京味民俗文化
“风筝哈”及琉璃厂小吃和民风略述
哈氏五兄弟能干又会玩
后记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