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人是如何思维的

豆瓣
法国人是如何思维的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516633106
作者: [英]苏迪·哈扎里辛格
译者: 李虎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发行时间: 2017 -7
丛书: 新华学术系列
装订: 平装
价格: 68.00元
页数: 327

/ 10

0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How the French Think

[英]苏迪·哈扎里辛格    译者: 李虎

简介

法兰西民族为世界贡献了无数杰出的思想家和文学家:笛卡尔、莱布尼茨、斯宾诺莎、伏尔泰、卢梭、孔德、加缪、萨特、福柯、德里达、左拉、巴尔扎克、雨果……
产生了很多影响世界的思想体系:理性主义、共和主义、女性主义、实证主义、存在主义、结构主义,等等。
提出了诸多关键概念:自由、平等、博爱、人权、人民主权、爱国主义、公共利益,决定性地塑造了世界其他国家的价值观和理想。
甚至创造了“知识分子”一词,来称呼像左拉那样为了“正义的普遍理想”、为了公众利益而奔走呼号、对抗强权的人。
法国人为什么那么有思想?本书通过讲述法兰西历史上这些杰出人物的故事和法国政治与社会演变的历史,揭示了法兰西思维的文化特性。
法国人素来思路清晰,这源于法语本身的特点。作家里瓦罗尔傲慢地说:“说得不清晰的,不是法语。”喜好争辩,热烈信奉蒙田的格言:“最无聊的,就是每个人都持相同意见的谈话。”
法国人嗜好演绎推理,从一个笼统的抽象命题开始,得出一个具体的结论或命题。散文家埃米尔·蒙泰居说:“法国的历史充斥着如此惊人的哲学倾向,人们对事实毫不关注,但是对抽象的东西充满了高度的渴望。”
法国人相信,他们不仅有责任为自己着想,而且有责任为全世界着想。在现代法国,所有伟大的政治纲领都无一例外地相信法国会扮演救世主的角色。
苏迪·哈扎里辛格著的这本《法国人是如何思维的》描绘了一幅法兰西民族的思想肖像,展现出法国思想的创造性、想象力和广泛性,充满热情、理性和幽默,是奉献给读者的一道丰富、精美、可口的“法式大餐”。

contents

序言
导言 向往普遍性
法兰西风格
一个例外的民族
思想之地
普遍性和脆弱性
第一章 笛卡尔的头骨
兼收并蓄
共和派的爱国者
存在主义的英雄
笛卡尔加入共产党
胜利的理性
第二章 黑暗与光明
天上之城
对人的狂热崇拜
超自然的皇帝
泽西岛上招魂
生命的永恒
事物的秘密和谐
第三章 乌托邦的风景画
2440 年的巴黎
再造人类
平等的愿景
博爱的理想
从巴黎公社社员到共产党人
乌托邦式的想象
第四章 科学的理想
物理世界与自然世界
解决生命的问题
善于概括的专家
科学的未来
治国理政的科学
第五章 向左走,向右走
革命与反革命
秩序与运动
国家的愿景
右派的神话
人民的朋友与敌人
一份活的遗产
第六章 部分的总和
乡土情怀,国家归属
崇拜“小祖国”
关于节日的争论
爱国主义的多样性
法兰西的身份认同
插曲 通向现在的新路径
第七章 自由与控制
从殖民统治中解放
结构发言了
美国来信
让·莫内引导巴特和福柯
美元、金属和熟肉
穷人的语言
第八章 为每个人而写作
萨特的遗产
自由主义的复兴
转向自省
进步的声音:罗桑瓦隆和巴丢
加缪的反击
从先锋到后卫?
第九章 历史的终结
沉浸于历史之中
共和派的愿景
一种更加科学的历史
动力的回归
回忆的时代
一种独特的风格
第十章 法国思维的封闭
一种国家病
衰退的表现
激进悲观主义的回潮
转向种族民族主义
自己国土上的陌生人
结语 焦虑与乐观
依然文雅,依然快乐
往昔之重
大分化
致谢
译后记

其它版本 (4)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