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之吻
豆瓣
Gravity’s Kiss: The Detection of Gravitational Waves
[英]哈里·科林斯 译者: 青年天文教师连线
简介
比科幻故事更精彩的引力波探测
揭秘诺贝尔奖级别的科学发现变为大众常识的过程
《七堂极简物理课》卡洛·罗韦利、“物理学史亚伯拉罕•派斯奖”艾伦·富兰克林、BBC、《新科学人》《泰晤士高等教育》《选择》《史密森尼》推荐
◎ 编辑推荐
☆超乎想象的故事 :通过深入浅出的物理学 细节与科学家们多样的社会性格,全面还原引力波探测“一战成名”的过程,将《生活大爆炸》《星际穿越》照入现实。
☆一手资讯及内部信息 :17 000余封电子邮件、数十次电话会议、丰富的科学界逸闻、大量的媒体报道、具有收藏价值的论文草稿、“做出引力波发现的流程”“关于作者名单的规定”……讲述官方未曾透露的内幕。
☆新颖的社会学思考 :了解引力波大科学的运作方式,学会做日常决策:如何与多人合作;如何仅通过交流就获得专业技能;如何有效地停止自我怀疑;如何辨识边缘科学与民科。
☆专业的译者团队: 本书译者均来自天文教育公益组织“青年天文教师连线”。其中,胡一鸣、张渊皞是首起引力波事件的亲历者,曾荣获2017年“基础物理学突破奖”。
◎ 内容简介
100多年前,爱因斯坦在广义相对论中提出了“引力波”的概念。此后,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求索中,“如何探测黑洞发来的信息”与“谁能率先捕获引力波”成为引力波物理学界竞技的方向。2015年9月,来自LIGO的“有趣现象”显示,人类终于捕捉到了引力波。
深入引力波社群40余年的科学社会学家哈里·科林斯对此进行了实时记录,为读者讲述了这项迷人的成就诞生的故事。全书围绕“三道涟漪”展开,从本次事件发生后的大量电子邮件到发表的学术论文,全面还原了信号分析,以及该发现被科学界、媒体及大众接纳的过程。丰富的一手资料让这个故事严谨又立体,而幕后逸事则展现了科学家们的人情味。此外,科林斯通过物理学家与天文学家的较量、利益内斗、新发现问世流程等内部信息,透露了科学界与媒体试图隐藏的内幕,探讨了科学本身的价值。
如今,探索宇宙的新纪元已然来临,全球步入高新探测器时代。在这种环境下,科学家与大众扮演着何种角色?我们该如何看待科学?不妨随科林斯进入“以太”,体验别具魅力的科学世界。
◎ 媒体推荐
本书应该为(科林斯付出的)努力加冕,他帮助我们理解了人类是如何利用科学从可知世界的边缘汲取知识的。
——《新科学人》(New Scientist)
这本引人入胜的书以时间顺序详细讲述了引力波被世人接受的过程。
——《泰晤士高等教育》(Times Higher Education)
一份迷人的记录……本书精彩绝伦。
——《选择》(Choice)
本书既是必读的热门佳作,也是该流派未来的经典。
——《仰望夜空》(The Sky at Night),BBC
作为当代科学发现的一手叙述……本书甚为重要,而且相当独特。
——《伊西斯》(Isis,牛津大学学生刊物)
◎ 名人推荐
本书用智慧、真诚与细节报道了引力波探测卓越又令人激动的成功时刻,整个过程像侦探故事一样惊心动魄。
——卡洛·罗韦利,《七堂极简物理课》作者
科林斯采用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视角,让我们了解了科学是如何在大型合作中实践的,以及这项由LIGO科学合作组织做出的重大发现的内幕。这是一份迷人又容易理解的记录……也是一个伟大的故事。我想向所有对科学及其实践感兴趣的人推荐本书。
——艾伦·富兰克林,2016年“物理学史亚伯拉罕·派斯奖”获得者
哈里·科林斯在一家“剧院”的前排座位上等待了将近半个世纪,其间没有人知道“剧院”是否存在。开幕之夜,他在场。当帷幕升起,我们的面前出现了一门新的科学。我们与这位开明的向导坐在一起,见证了人类非凡的成就。
——彼得·B. 拉德金,比勒费尔德大学教授
◎ 获奖信息
★《史密森尼》杂志(Smithsonian)“2017年度十佳科学图书”
★Book Scrolling网站“2017年度科学与自然图书”
★BookAuthority网站“名垂史册的100本相对论图书”
★入选“悦读科学2020年10本年度科普佳作”
contents
序 言
第1章 第1周:发现相干信号
第2章 疑惑与复杂性:恶意注入
第3章 长达半世纪的引力波探测历史
第4章 第2周与第3周:冻结、流言
第5章 第4周:箱子已打开
第6章 第5周至10月底:直接、黑洞
第7章 11月:涟漪、信仰与第二个事件
第8章 11月:撰写发现论文
第9章 12月,第12周至第16周:检验倒退、固执的职业精神及第三个事件
第10章 1月和2月:LVC范围会议与论文提交
第11章 最后的涟漪:从新闻发布会到美国物理学会,再到世界各地
第12章 改变中的规则:一声长叹
第13章 科学的本质
第14章 本书、作者、科学社群与专业技能
附文1 引力波天文学的开端
附文2 本书是如何完成的及帮助过我的人
附文3 社会学与哲学注释
附录1 做出首次发现的流程
附录2 关于作者名单的规定
附录3 发现论文首稿
参考文献
出版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