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与哲学:历史的、哲学的和批判的视角
豆瓣
历史的、哲学的和批判的视角
「美」米切姆 译者: 王前 等
简介
本书分为工程哲学通论、工程伦理与设计、人道主义工程(同穆尼奥斯合作)、补充的视角四部分,具体内容包括:哲学对于工程的重要性;工程中哲学反思的缺失等。
contents
导论:作为哲学问题的工程
第一部分 工程哲学通论
一、哲学对于工程的重要性
二、工程哲学研究路径的比较:包含语言哲学路径(与罗伯特-麦基合作)
三、工程中哲学反思的缺失
四、工程与技术区别的某些复杂性(与埃里克-沙兹堡合作)
第二部分 工程伦理与设计
五、工程伦理与社会责任
六、设计中的伦理学
七、从“此在”到设计:变“制作”为“思考”的问题
八、全球视野下的工程伦理(与盖瑞-丹尼和胡安-卢塞纳合作)
九、德国工程伦理的历史与哲学发展(与艾里奥斯-胡宁合作)
十、历史一伦理观视域下的工程教育:从使用和便利到政策参与
十一、亨利-波卓斯基,工程及政策
第三部分 人道主义工程(同穆尼奥斯合作)
十二、工程
十三、人道主义
十四、人道主义工程
十五、人道主义工程教育
十六、挑战
十七、结论:人性化的科技
第四部分 补充的视角
十八、科学家和工程师的职业理想主义
十九、科学、工程、技术与军事
二十、研究诚信的共同责任
二十一、为什么公众应该参与技术决策
二十二、友善的软件:终端用户视角下的自由及开放源代码软件
二十三、科学与政治:历史视角与替代政策(与布瑞格合作)
二十四、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起源与矛盾
结语:工程能哲学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