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史纲(外二种)
豆瓣
张荫麟 著 / 李欣荣 编
简介
《中国史纲》是张荫麟的名作,作者精心构思,出版后好评如潮。傅斯年以为“非常之好,可为大学之用!……那半部书的好处,在乎能动人,文章好”;贺昌群称赞“尤其使我心折的,是他的组织力之强,文章技术之妙。他的文字简洁犀利,充满了现代精神。……他时时迫着你去随着他想,随着他的思路如剥蕉一般层层的引往论旨的心核里去”。贺麟则强调其思想性,“不仅是他对于民族历史文化的整理与发扬,这里面实寄寓着他对于现在和将来的贫苦大众的无限同情”。此次重版,根据多种底本进行校勘,为了全面展现张氏通史的实绩、学说与理想,还收入《儿童中国史》和《通史原理》,并附以撰述计划和讨论文字,期待呈现给读者一个完整的经典文本。
contents
自序一
自序二
自序三
自序四
第一章 中国史黎明期的大势
第一节 商代文化
第二节 夏商大事及以前之传说
第三节 周朝的兴起
第四节 周代与外族
第二章 周代的封建社会
第一节 封建帝国的组织
第二节 奴隶
第三节 庶民
第四节 都邑与商业
第五节 家庭
第六节 士
第七节 宗教
第八节 卿大夫
第九节 封建组织的崩溃
第三章 霸国与霸业
第一节 楚的兴起
第二节 齐的兴起(附宋)
第三节 晋、楚争霸
第四节 吴、越代兴
第五节 郑子产
第四章 孔子及其时世
第一节 鲁国的特色
第二节 孔子的先世与孔子的人格
第三节 孔子与其时世
第四节 孔子与政治
第五节 孔子与教育
第六节 孔子的晚年
第五章 战国时代的政治与社会
第一节 三晋及田齐的兴起
第二节 魏文侯、李克、吴起
第三节 秦的变法
第四节 经济的进步与战争的变质
第五节 国际局面的变迁
第六章 战国时代的思潮
第一节 新知识阶级的兴起
第二节 墨子
第三节 墨子与墨家
第四节 孟子、许行及《周官》
第五节 杨朱、陈仲、庄周、惠施、老子
第六节 邹衍、荀卿、韩非
第七章 秦始皇与秦帝国
第一节 吕不韦与赢政
第二节 六国混一
第三节 新帝国的经管
第四节 帝国的发展与民生
第八章 秦汉之际
第一节 陈胜之起灭
第二节 项羽与巨鹿之战
第三节 刘邦之起与关中之陷
第四节 项羽在关中
第五节 楚、汉之战及其结局
第九章 大汉帝国的发展
第一节 纯郡县制的重建
第二节 秦汉之际中国与外族
第三节 武帝开拓事业的四时期
第四节 武帝的新经济政策
第十章 汉初的学术与政治
第一节 道家学说的全盛及其影响
第二节 儒家的正统地位之确立
第三节 儒家思想在武帝朝的影响
第十一章 改制与“革命”
第一节 外戚王氏的专权
第二节 哀帝朝的政治
第三节 从王莽复起至称帝
第四节 王莽的改革
第五节 新朝的倾覆
第六节 东汉的建立及其开国规模
第十二章 汉帝国的中兴与衰亡
附录一 关于“历史学家的当前责任”
附录二 中学本国史教科书编纂会征稿启事
附录三 关于中学国史教科书编纂的一些问题
附录四 关于高中本国史教科书之讨论
附录五 关于张荫麟《中国史纲》编著经过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