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思想评论(第八卷)

豆瓣
德意志思想评论(第八卷)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100115247
作者: 孙周兴 / 陈家琪 主编
发行时间: 2015 -9
丛书: 同济·德意志文化丛书
装订: 平装
价格: 43.00
页数: 444

/ 10

0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孙周兴 / 陈家琪 主编   

简介

本书主要收录《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发表的文章,外加其他文章。特设“尼采/海德格尔研究”,“德国现代哲学”,“德语诗学与文化研究”,“比较思想与文化”等栏目。收入屠兴勇“存在,此在,人:海德格尔死亡现象学的三个维度”,叶隽“忧患云海诗哲心:现代性视域中歌德思想形成史的意义”,方厚生“德国汉学界对辜鸿铭的接受”,赵千帆“理性的自祭——《启蒙辩证法》在康德和黑格尔概念框架中的根源”,胡军良“哈贝马斯对语言哲学道德理论的批判”,吴时红“荷尔德林诗的精神旨趣探微”,张浩军“论胡塞尔对逻辑学的三重分层及其意义”,吴建广“不可诗意栖居的德意志语言之家——保尔·策兰诗集《语言栅栏》之诠释”等文章。本书旨在展示当年的德国哲学研究,推进我国对德语思想与文化的深入理解。

contents

尼采
尼采荷马手稿(1871年)摘选
在非道德的意义上论真理与谎言
理性引导激情——尼采生命哲学的柏拉图式批判
存在·此在·人——海德格尔“死亡”现象学的三个维度
“最后的上帝”即海德格尔的基督?
德国古典哲学
作为哲学观想对象的基督宗教神学核心概念Person
回答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
致克里斯蒂安·雅各布·克劳斯的信
哈曼与康德孙周兴
德国现代哲学
论胡塞尔对逻辑学的三重分层及其意义
英伽登的艺术存在论
试论德国“1914年思想”
理性的自祭——《启蒙辩证法》在康德和黑格尔概念框架中的根源
哈贝马斯对语言哲学道德理论的批判
德语诗学与文化研究
忧患云海诗哲心——现代性视域中歌德思想形成史的意义
痛苦、快乐、赋予无意义以意义——论沃尔夫冈·科本《草中鸽》中之荒谬性主题
论克莱斯特中篇小说的现代性
荷尔德林诗的精神旨趣探微
灵魂的渴望——论高特弗里德·贝恩诗歌中的宗教性
不可“诗意栖居”的德意志语言之家——保尔·策兰诗集《语言栅栏》之诠释
《测量世界》对后现代性的探讨
德国汉学
阿德隆与德国汉语研究肇始
德国汉学界对辜鸿铭的接受
编后记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