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古典哲学讲演录

豆瓣
德国古典哲学讲演录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535564283
作者: 邓晓芒
出版社: 湖南教育出版社
发行时间: 2010 -4
丛书: 名校名师名课实录
价格: 45.00元
页数: 412

/ 10

2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邓晓芒   

简介

《德国古典哲学讲演录》是根据我2007年上半学期给哲学系本科生开设的“德国古典哲学”课的讲课录音整理而成的。由于我的重点是讲康德和黑格尔的哲学,所以关于费希特、谢林和后来的黑格尔学派、费尔巴哈讲得很简略,显得各部分不太平衡。其实这些哲学家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费希特和谢林,本来还应该讲得更详细一些。但由于本人功力所限以及时间不够,只好带过了。好在《德国古典哲学讲演录》的宗旨不是严格的德国古典哲学断代史研究,而只是让本科学生大致了解一下这一段哲学史的概貌,启发他们的哲学思考,所以也就讲究不了那么多了,由于有很多表述是现场发挥,书中免了有讲得不到位甚至讲错了的地方,还望方家不吝赐正。

contents

绪论/
一、德国古典哲学发生的前提
二、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发展线索
第一讲 康德哲学的形成及结构
一、康德批判哲学的形成
二、康德哲学的总体构想:批判哲学和人类学的视角
三、康德哲学的总问题: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能?
第二讲 康德的认识论:先验感性论
一、感性的含义
二、先验的含义,以及其他几个概念
三、空间与时间
第三讲 康德的认识论:先验逻辑的先验分析论
一、知性与理性的关系
二、先验逻辑
三、从判断分类中引出范畴
四、范畴表
五、范畴的先验演绎
六、图型法和知性原理
第四讲 康德的认识论:因果性问题
一、因果性范畴的位置
二、休谟对因果性的摧毁
三、康德的回应
四、因果性的历史渊源
五、康德对因果性的重建
六、因果性的图型及作用原理
七、因果性的可靠性保证
八、康德因果性理论的意义
第五讲 康德的认识论:先验辩证论
一、理性及其理念
二、先验理念的作用
三、对理性心理学的批判
四、对理性宇宙论的批判
五、对理性神学的批判
六、方法论
第六讲 康德的道德哲学
一、纯粹理性的事实:从道德律引出自由
二、自由概念的划分:自由任意和自由意志
三、作为绝对命令的道德律
四、为义务而义务
五、纯粹实践理性的辩证论
第七讲 康德的美学
一、反思性的判断力
二、美的分析
三、崇高的分析
四、传情说和艺术论
五、艺术和鉴赏的关系
六、天才与艺术分类
七、艺术标准的二律背反
第八讲 康德的目的论
一、从艺术品引出目的论原理
二、有机体原则和机械性原则
三、自然目的论体系
四、最终目的之追寻
五、社会历史目的论
六、道德目的论作为神学的入门
七、关于“历史理性批判”
第九讲 费希特和谢林的哲学
一、费希特:行动的哲学
二、谢林:同一哲学
第十讲 黑格尔哲学的理论来源和基本特征
一、理论来源
二、黑格尔哲学的基本特征
第十一讲 黑格尔的逻辑学(存在论和本质论)
一、存在论
二、本质论
第十二讲 黑格尔的逻辑学(概念论)及自然哲学
三、概念论
四、自然哲学
第十三讲 黑格尔的主观精神:精神现象学
一、什么是精神现象学
二、意识
三、自我意识
第十四讲 黑格尔的客观精神:法哲学和历史哲学
一、权利和自由
二、抽象法
三、道德
四、伦理
五、世界历史
第十五讲 黑格尔的绝对精神
一、艺术哲学
二、宗教哲学
三、哲学史
四、黑格尔哲学的解体
后记
再版后记

其它版本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