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寫真論

豆瓣
私寫真論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9869331562
作者: 飯澤耕太郎Iizawa Kotaro
译者: 黃大旺
出版社: 田園城市
发行时间: 2016
装订: 精装
价格: NTD420元
页数: 272

/ 10

0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飯澤耕太郎Iizawa Kotaro    译者: 黃大旺

简介

什麼是「私寫真」?
它並非僅是一種攝影風格潮流
更是一種訴說攝影者與作品、世界關係,
與攝影家的生活態度息息相關的攝影觀。
它是不斷凝視、擺盪在「私我」與「忘我」之間的拍攝視點;
讓拍攝者的私我與現實世界摩擦,留下痕跡。
「每一個攝影家為了對付『私我』這頭怪物,
使自己處在一個忘卻『私我』的狀態。
這狀態,同時也是攝影這種表現媒介蘊藏秘密之所在。」--飯澤耕太郎
在20世紀初期「近代攝影」原理還充滿權力的時代下,攝影作品既是藝術,也是如新聞照片般重視社會傳播功能的產物;並且攝影家以主體意識操控被拍攝的對象,並帶有神一般銳利的雙眼睥睨世界。然而當一九六○年代,「近代攝影」出現裂痕之後,攝影家的「私我」開始產生位置上的擺盪。攝影與社會文脈的彼此驅策,使得攝影家們拍出的照片成為與過去、現在、未來的人生經驗等價的物質。不管攝影家們想如何客觀而正確地拍攝對象體,最後都會摻雜不安定的自我帶來的其他成分,甚至將超乎自己想像的「他者」帶入攝影之中。在這種照片中,「私我」開始與現實世界摩擦,並留下痕跡。
在這些照片中的「私我」,是什麼樣的面貌呢?
透過影像的紀錄,「私我」是否產生了質變?
「私寫真」作為日本攝影系譜的一隻重要路線,本書作者飯澤耕太郎從攝影發展初端的攝影本質開始論述「攝影」行為中的拍攝主體與「私性」之分離,特別進入一九七○年代左右日本攝影開始轉向「私性」、「私我的世界」之潮流,並深入當時極活躍的中平卓馬、深瀨昌久、荒木經惟與牛腸茂雄四位代表性攝影家,以他們各自的人生歷程以及其相應時期的作品,來觀察、深入其作品中「私性」的表現,既打開「私寫真」的意義框架,也帶著讀者進入潛伏在這些攝影家們作品裡頭幽深而緩長的凝視。

contents

I 歷史與發展
所有的照片都是「私寫真」? 被隱藏的「私寫真」 家庭相簿與「私寫真」 石塚三郎─日本的拉帝格 私人攝影的去向 日本的「私寫真」
II 攝影家群像
中平卓馬 純攝影家的狹路
?(問號) 是詩人?還是攝影家? 《provoke》的狂奔 作為「生命紀錄」的攝影 對「植物圖鑑」的傾心 燒毀底片 逆行性失憶 空洞的攝影作品群 再會吧!N
深瀨昌久 一種名為「私我」的疾病
井底 攝影家的誕生 相遇與,《遊戲》 離別與《洋子》 「烏鴉」飛翔 「家族」的分解與毀壞 「私景」、最後的影像
荒木經惟 陽子與「荒木們」
荒木經惟與「私寫真」 陽子與《感傷之旅》 《鄉愁之夜》 陽子與她的死 照片中的「荒木們」 塑膠爬蟲樂園
牛腸茂雄 「私我」作為他者
普通的「私寫真」 「活著」的證明 朝《SELF AND OTHERS》前進 《SELF AND OTHERS》的世界 「另一個人」 走在「習以為常的街道」上 海邊小屋
III 再談「私寫真論」
為什麼要拍私寫真? 照片中的「私我」 為了將「私我」遺忘 「私寫真」的現在式
後記

其它版本 (2)
短评
评论
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