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诉讼社会史研究
豆瓣
中国訴訟社会史の研究
[日] 夫马进 编 译者: 范愉 / 等
简介
这是一本旨在研究中国诉讼社会史的论文集。有一些欧美学者认为,传统中国社会不是植根于法律,而是建立在儒家伦理或礼治的基础之上,甚至认为未曾存在过解决民事纠纷的法庭。这是一种误解。为了纠正这一误解,中日两国的相关学者深掘各种文献资料,结合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民间生活状态,阐释了传统中国作为诉讼社会的不同侧面。同时,本书还对中国历史上诉讼的过程、诉讼对于民众所具有的意义,以及历代针对诉讼的频发采取的应对之策进行了深入具体的研究。作为比较研究的对象,书中还考察了日本江户时代的诉讼。
contents
中文版序言
日文版序言
第一部
第一章 中国诉讼社会史概论 夫马进
第二章 长沙东牌楼出土木牍与东汉时代的诉讼 籾山明
第三章 隋唐时期相州的司法与社会—“诉讼社会”成立的前提 辻正博
第二部
第四章 中国近世的亲子间诉讼 水越知
第五章 为何要诉“冤”—明代告状的类型 谷井阳子
第六章 “乡土社会”还是“好讼”社会?—明清“好讼”社会之形成及其诸面相 陈宝良
第七章 把持与应差—从巴县诉讼档案看清代重庆的商贸行为 范金民
第八章 清代的京控—以嘉庆朝为中心 阿 风
第九章 传统中国行政诉讼的一个场景:民告官—以旌表烈妇和举人身份问题为分析对象 伍 跃
第十章 自理与解审之间—清代州县层级中的命案处理实况 寺田浩明
第三部
第十一章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覆判制度... 田边章秀
第十二章 从民刑混沌到民刑分立—民国初期大理院民事审判法源 黄源盛
第四部
第十三章 官方对诉讼的立场与国家司法模式—比较法视野下清代巴县钱债案件的受理与审判 王志强
第十四章 宣判之后—“诉讼社会”视角下的江户时代... 大平祐一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