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哲学
豆瓣
      周建漳
简介
本书意在为哲学、史学等相关专业学生及研究生提供系统的历史哲学概览,希望对专业内外研究者亦能有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普通读者亦能藉此书一窥“历史哲学”之堂奥。
全书共九章:第一、二章分别从“历史”与“史学”这两个最基本的范畴入手开始全书的论述。在此基础上,第三至六章及七、八两章分别属于历史“认识论”和“语言(文本)论”的问题。其中的各个问题覆盖了现当代西方历史哲学的基本论题,大致反映了现当代西方历史哲学的理论全貌。最后一章关于“历史评价问题”的讨论涉及与史学有关的道德问题和整体历史观中的进步论问题,是与现实联系较密切的一章。
本书以第一手资料为基础,以问题为导向,勾勒出历史哲学的基本学科性质及理论轮廓,展现、梳理了现当代西方历史哲学的基本学术议题;不囿于现有学科框架,力图将视野扩展至狭义历史哲学学科范围之外,对安克斯密特、沃尔什、柯林伍德、海德格尔、黑尔德、尼采、福柯、利科、怀特、伽达默尔、本雅明等人的历史哲学思想,都有论述。
contents
再版序
北大版序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历史哲学: 关于“历史”与“史学”的哲学言说  1
第二节 西方历史哲学的发展脉络  15
第三节 历史哲学的现状与未来  27
第二章 “历史”之为哲学范畴  36
第一节 时间之为历史存在的形上前提  37
第二节 时间性维度下历史的存在方式  57
第三节 历史存在之“体”   76
第四节 关于历史整体的后现代反思  85
第三章 史学之为“学问”  91
第一节 何为史学  92
第二节 历史意识  105
第三节 历史认识的可能性问题  116
第四节 史学:科学还是艺术  136
第五节 史学何为   146
第四章 历史主义:历史之为思维方式与价值取向   165
第一节 “历史主义”的由来与基本内涵  165
第二节 当代哲学中的历史主义倾向  171
第三节 历史主义的社会历史维度  182
第五章 历史解释及其他  192
第一节 “解释”与“理解”   192
第二节 覆盖律解释模式  200
第三节 历史解释的非科学主义模式  210
第四节 历史阐释  221
第六章 历史认识的客观性及其他   229
第一节 “客观性”与历史认识的客观性问题  230
第二节 关于历史认识客观性的理论性探讨  237
第三节 宏观历史认识的一致性问题的哲学分析  245
第四节 历史认识的客观性与主体性   255
第七章 历史与语言  265
第一节 语言与存在  268
第二节 史学文本与历史表现   276
第三节 史学文本的诗性修辞分析   287
第八章 历史叙述   295
第一节 史学文本的叙述性品格  295
第二节 历史与故事  308
第三节 历史叙述与文学叙述  329
第四节 叙述与意义的生成与理解   349
第九章 历史评价问题  365
第一节 历史评价的类型  366
第二节 历史评价的逻辑前提  374
第三节 关于史学中道德评价的必要性、复杂性及其他  379
第四节 历史评价的对象层次  395
第五节 历史进步问题   399
跋   419
再版跋   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