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与权力

豆瓣
群众与权力

登录后可管理标记收藏。

ISBN: 9787542670205
作者: [英] 埃利亚斯·卡内蒂
译者: 冯文光
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出品方: 理想国
发行时间: 2020 -6
丛书: 理想国 人文精选
装订: 平装
价格: 89.00元
页数: 720

6.3 / 10

6 个评分

评分人数不足
借阅或购买

[英] 埃利亚斯·卡内蒂    译者: 冯文光

简介

本书探讨了群众与群体的动态关系,以及群众如何、为什么服从统治者的权力。20世纪的人类历史充斥着集体迫害、群体狂热、世界大战等毁灭性灾难,促使卡内蒂思考群众与权力之间的关系。“指令”和“蛰刺”是卡内蒂解释群众与权力关系的两个核心概念,卡内蒂认为,权力的本质是“指令”对人的 伤害(即“蛰刺”)。追溯指令最原始的形式,是动物遇到死亡威胁时的逃亡,因此“每一道命令都隐含着残忍可怕的死刑判决”。
尽管是一部理论著作,但本书的写作风格与学院派极为不同。卡内蒂采用的是简洁且隐喻性的文学语言,内容广涉人类学、精神病学、生物学、社会学、哲学等领域。如卡内蒂通过深入分析精神病患者席瑞柏的回忆录,揭示统治者和偏执狂的共同点:伟大、慷慨、藐视他人、幸存感(即比别人活得更长)。
=====================================
编辑推荐
(1)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代表作、《泰晤士报文学评论副刊》评战后最具影响力的一百本书——埃利亚斯・卡内蒂花费34年心血写就《群众与权力》,这部巨著在卡内蒂的著作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也是卡内蒂文学风格和思想成果的体现。
(2)哲学家?社会学家?心理学家?政治学家?人类学家?还是特立独行的文学家?——与学院派的群众理论研究不同,卡内蒂的《群众与权力》采用了简洁且隐喻性的文学语言,内容广涉人类学、精神病学、生物学、社会学、哲学等领域,又处处可见文学家的洞见,因此卡内蒂的群众“理论”被称为一种诗学或者诗性人类学。
(3)洞察权力的本质,呼唤理想的群众,在权力侵噬人性的时代承担起一个作家的责任——卡内蒂认为,群众之所以会有暴力、愚昧等倾向,根本原因并不是群众本质恶劣,而在于权力对群众的伤害。权力向群众下达命令,群众因害怕而顺从。而真正的群众是与权力对立的,在真正的群众中,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人有权力命令别人。

contents

译序
第一章 群众
第二章 群体
第三章 群体与宗教
第四章 群众与历史
第五章 权力的内在结构
第六章 幸存者
第七章 权力的要素
第八章 命令
第九章 转变
第十章 权力面面观
第十一章 统治者与偏执狂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译名对照表

其它版本
短评
评论
笔记